主页 心情日记 校园纪事
日记内容页

哈佛,凌晨四点半

  • 作者: 有梦想的猪
  • 来源: 古榕树下
  • 发表于2022-03-25
  • 阅读189
  •   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这幅流传在网络上的照片,令人震撼。

      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人的梦想,为什么在哈佛就能实现?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回忆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

      有一个在哈佛学习的北大女孩说,她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哈佛的作业量很大。“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进行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否则,你是无法融入课堂教学中的。”

      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哈佛的课堂上,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旅美教师吕老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

      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很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本文标题:哈佛,凌晨四点半

      本文链接:https://www.enjoybar.com/diary/19125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古榕树下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