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心情日记 游历笔记
日记内容页

井底人

  • 作者: 沫之夏
  • 来源: 古榕树下
  • 发表于2022-04-14
  • 阅读75
  •   井底之家

      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音乐制作人樊冲谈完事后,到路边取车时,见一个老太太把井盖打开进入地下井,樊冲慌忙跑上去想帮忙并且报警,走近一看,下水道里有灯光和孩子的笑声,还有床被子。樊冲在微博里说,他问老太太需不需要帮助,老太太说不用,挺暖和的。他回身想拿手机拍照,下水道里已经把灯关了。

      樊冲遇到的老太太就是老薛,住在丽都区的热力井井底。距地3米之下,流着脏水的蒸汽管道,是穴居人的“家”。

      另一个井底人王秀青蜷缩在井底一隅:他的头顶和脚边分别有两个井。两井的交错处构成一个长约2米、宽1米、高约1.7米的空间,这是他的“家”。对于这些收入微薄的人来说,由于拿不出钱租房,能抵御寒风的井下便成了他们的家。但他们要尽力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因为担心失去这只有一两平方米的容身地。

      只有井下的邻居,是互相不用提防的。

      在逼仄的地下井里,凭借着地上地下约15℃的温差,他们熬过了很多个冬天。

      穴居者

      王秀青是这里居住时间最长的人,10年来,尽管他的邻居来来走走,但他始终长住于此。

      大多数夜里,王秀青会吹灭蜡烛,躲在黑暗里抽着5块钱一包的黄果树香烟,这也是他吃饭之外唯一的固定消费。

      王秀青总是尽力收拾自己这个“家”。“家”的陈设完全依照地下管道原有的地形改造:四五条直径10多厘米的管道横竖连通,构成一个铁架床的模样,但这上面无法住人,管道上堆满破旧的衣物,还有一盒蚊香,为了防止落灰荡土,他在管道最上面搁了块海绵板。

      刨除被管道占据的空间,他的活动空间实际上只有一平方米多,地下井的沙灰地面上,为了防潮,他铺了层硬纸板,一床布满污渍的被子,被他既当褥子,又当被子。他从来不伸直腿,为了不被憋闷致死,夜里,他会打开脚边的井盖。

      王秀青自己解手和洗漱,都去附近的丽都公园。

      公园里有两个公厕和一个洗手池。丽都公园的保安和周边的环卫工把他们称为流浪者:“夏天(有时)睡草地,冬天住井底,每天早早起来,来公园上厕所、洗漱,都穿得挺破烂的。”

      支撑王秀青过井下生活的动力,是供家里3个儿女念书。

      他说按规定,家里的三个孩子全部是超生,要罚款10万元。交不了罚款就上不了户口,为了凑钱交罚款,也为了躲避,王秀青到了丽都饭店附近给人擦车。

      井外人

      登上7截钢筋,便能看见繁华的北京城。地面上走动着小区居民、保安、出租车司机和警察。这些井外人有时会站在马路上往下看,并通过各自的方式影响着井内的生活。

      很多个凌晨三四点,是王秀青开始工作的时间。他出井,从周围提来清水,给来此交接班的出租车擦车,7块钱一辆,每天能擦10多辆,赚差不多100元。每月不到3000元的收入,勉强维持孩子们上学的花销。

      很多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这个井下人,都找他擦车,一个的哥听说王秀青急着给孩子上户口,借给他5000元。

      在王秀青擦车的那条路上,环卫工王景如借了他3万元。周围看门的保安也大都借钱给他过。

      接济过王秀青的环卫工李同说,如果王秀青是个流浪汉,没人会帮他,“都是双手换饭吃,他能在井下住10年供孩子上学,说明这个人不是游手好闲的人。”

      本文标题:井底人

      本文链接:https://www.enjoybar.com/diary/19187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古榕树下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