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心情日记 校园纪事
日记内容页

忆哈佛,早出晚归,猛灌咖啡

  • 作者: 小果
  • 来源: 古榕树下
  • 发表于2022-05-10
  • 阅读40
  •   进门刷卡之后右转,就是Lamont图书馆内的咖啡店。先排队买杯咖啡,刷校园卡消费就行。在哈佛校园里,供应咖啡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项福利。想让睡懒觉的本科生去上早晨8点的外语课?那就在7点45分开始提供限量的免费黑咖啡。想让日程繁忙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研究生挤出时间看书?那就给他们专用的自习室配一台全免费的自动咖啡机。再挑选一个合适的座位。

      Lamont图书馆咖啡店里有三类座位。第一类靠里,舒服的沙发和安静的角落,是熬夜撑不住的学生打盹儿用的;第二类在中间,是围坐在一起的圆桌或沙发,两人以上可以自由移动与组合,这是供学习小组的小伙伴们在一起讨论时用的;第三类靠窗,是我写论文最喜欢的单人沙发,适合个人阅读或写作。

      咖啡的香味,座位的舒适,24小时的开放时间,偶遇或邀约小伙伴一起学习的愉快,整个氛围都透露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

      图书馆的设施与功能,留住他们愿意来图书馆读书的步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不受干扰地学习,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能够在这四年里留下对母校的美好记忆。

      “007”训练营

      这种对学生友好的设计,体现在哈佛每一个院系的图书馆里,小到一间自习室的功能,大到整栋楼的布局。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Taubman图书馆二楼的自习室就是一个范本。与其叫作“自习室”,这里更像一个学生共用的学习空间。带有一个开放式厨房,里面配有全自动咖啡机、冰箱、微波炉等,并提供电视、桌游、电钢琴等休闲设备。旁边有一排小会议室,里面配有圆桌。

      有一年的感恩节前夕,外面风雪交加,我和两个小伙伴就把自己关在这样一间小会议室里,从下午两点一直讨论到晚上八点;会议暂停时,我们就去喝杯咖啡或者弹一下钢琴,再回来继续讨论。三个人工作效率奇高,讨论也意犹未尽,最后才跑去旁边的韩国店里吃豆腐锅。

      这种集学习、讨论、餐饮与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设计思路,也体现在整栋建筑里,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最熟悉的哈佛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这栋图书馆是一栋四层的灰色建筑,四楼以教授的办公室为主,三楼主要是电脑室与教室,二楼有藏书,还有供博士生完成论文的小房间,一楼是咖啡馆与讨论区,地下是主办会议的多功能厅。

      在写论文期间,我整整一天都可以在Gutman图书馆里度过:先在咖啡馆解决早饭,用自带水杯灌满由星巴克特供的咖啡,一美元可以无限续杯;然后直奔二楼写着我名字的专用小房间,关上门改论文,午饭时间回咖啡馆,偶遇其他写论文的博士同学,互相吐吐苦水,再找个靠近壁炉的温暖小角落,跟约好的小伙伴们边吃边聊,一起策划关于中国教育的会议;下午约好两个硕士生来面谈,他们选了我担任助教的统计课,对作业里的题目有些疑问;时间飞逝,很快该吃晚饭了,买个三明治或比萨回到房间,埋头改论文。直到晚上9:45,房间里的灯闪了两次,提醒我离闭馆时间还有15分钟;把改好的论文存档,再打电话叫车,每天晚上哈佛校园里都有几辆小面包车负责接送晚归的学生,可以直接把我从图书馆送到宿舍楼下。

      如果说去本科生喜欢的 Lamont图书馆是我的一次“短途旅行”,去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自习室是我与小伙伴们脑力激荡的一次“周末聚会”,那么在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里每天日以继夜地学习就是我的常态。读博是一份全职工作,尤其是写论文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就是传说中“007”的生活节奏,每周7天,24小时连轴转,不管身在何处,想的都是论文里面的一个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哈佛图书馆就像一个培养这些“007”的训练营。

      本文标题:忆哈佛,早出晚归,猛灌咖啡

      本文链接:https://www.enjoybar.com/diary/19279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古榕树下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