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心情日记 其它日记
日记内容页

军人!军魂!

  • 作者: 红棉
  • 来源: 古榕树下
  • 发表于2009-08-22
  • 阅读1621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语道不尽心潮澎湃。满目沧桑的1840年,受尽凌辱的1840年,惨遭屠戮的1937年,多少中国人在落泪。我们要觉醒,我们要自强,我们要发奋。我们不愿甘当亡国奴,不愿姐妹遭受奸辱。我们用泪与火对抗,我们用血肉将他们阻击在长江。八年,人生中有多少个八年;死亡,人生能经历多少次死亡。是他们,是整个中华民族,参与一场屠戮与反屠戮的战争。是所有中国人将生命雕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是所有中国人用灵魂筑起了一道道墙——汉奸除外,汉奸是走狗,不能算是人。
    中国人从血与火中走来,走入新中国;他们朝鸭绿江大桥走去,走向三八线,走向朝鲜兄弟;他们往雪域高原挺去,挺出了阿里;他们朝越南刺去,穿了高平、谅山、黄良山、莱州4个省21个县市。他们不是铁,却浑身是钢;他们不是金,却闪闪发光。
    和平时期,他们修筑西藏路,一里就埋葬一个英魂;98年抗洪,他们成建制地跳入洪水中堵溃坝的缺口;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他们义无反顾......。到底是什么才让中国军人,在世界军史上呈现出近乎完美的表现?几乎可以肯定,有人会说中国军人很傻,军人很愚蠢,甚至会有人说到这种服从是种奴性、是被洗了脑。但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中国军人的强悍,并非野蛮,并非奴性,并非愚蠢,并非被洗了脑。他们只不过与所有人一样都有家,有父母,有孩子;他们同所有人一样有爱,有人性。他们能摆正国家与个人的位置,能弄明白自己到底是在干什么,能明白如何才能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好。
    当兵,并不能得到多少金钱,但是却可以实实在在地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是一种人生意义的找寻,是一种生命的思考,是对热血的理解,是对理性的探索。冲动是魔鬼,若一味的冲动,上战场只不过是被对方割麦子;若不热血,又如何能悍不畏死呢?这个世界难题,人生的难题被中国军人做到了。可以说他们既很冷静,又很热血。这是一种非物质的,不被很多向往西方世界的人所理解的。
    ——那是一种魂。军魂,国魂。
    国家是个抽象个概念。中国是将国与家,国与人民联系在一起的。军人保卫了国,就是保卫了家,保卫了国家,就是保卫了自己的妻儿老小,父老乡亲。这就是矛盾的统一点。这就是他们悍不畏死的原因,这就是他们铁血的本质;这就是他们嫉恶如仇,对待自己人温柔,对待敌人是秋风扫落叶的理由。
    ——因为中国人吃过了亏,上过了当。八国联军的文明,并不是他们穿上了燕尾服就能证明的;日本鬼子的屠刀,是隐藏在“大东亚共荣”后面的;英美的人权、自由、平等,并没有包括向中国输入鸦片烟这一条。现在他们停止了吗?没有。美国文化在大肆向中国人宣扬“爱”的同时,却把航母在台湾海峡开来开去。难道我们要忘记那些屈辱史,让历史再重来一次吗?
    中国军人能战胜敌人,仅仅是他们的功劳吗?不!
    若没有当年抗日战场上老百姓的参与,中国军人不能够,也不可能完成八年抗战;若没有53年全国人民的节衣缩食,中国军人也不能让美国大兵刮目相看;若没有全国人民的后方支援,如何能打印度,打越南?就算是汶川大地震,没有老百姓的引路,一起动手,我们的军人也不能救出那么多人——没有地方医院的参与可能吗?没有那些志愿者,可能吗?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灾后重建可能吗?
    不能!
    中国之所以没有亡国,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中国能站起来。能让自己站起来。军人是因为国家才伟大,国家是因为军人才放心。就如汶川地震一样,军人的使命是因为人民而存在,而非是哪个个人而存在。
    八一,不仅仅是中国军人的节日,也应当是全国人民的节日。因为每个军人背后都有无数个没有当过兵的人在支持着,在更为默默地付出着。因为没有人民,就没有军队;没有军队,国家就不可能安宁;就要被别人吃掉。
    假如国家都没有了,中国军人还存在吗,中国人还存在吗?汶川地震来了,美国政府会来救援吗?他们“人道主义”救援了多少钱?我们的灾后重建有这么快吗?美国政府会舍生忘死地救援黄种人吗?(刚刚暴光了他们白人警察和黑人教授的纠纷,足以证明他们在种族歧视上还有很大分歧),他们会锲而不舍地救援我们吗?
    但中国是不会轻易臣服的,只要春天到来,野草到处都是。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向在八一的时候还想着军人的朋友致敬。但我自己已不想翻看那些战友的相片了。翻一翻,笑容就会凝固。

    作者:一线天空

      本文标题:军人!军魂!

      本文链接:https://www.enjoybar.com/diary/9323.html

      • 评论
      2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古榕树下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