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言文>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时间:2023-09-13 14:22:05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扁鹊见(拜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扁鹊曰:“君有疾(小病)在腠理(肌肤的纹理),不治将恐(恐怕)深。”桓侯曰:“寡人(古代君王的自称)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取独)好(喜欢)治不病以(把)为(当作)功。”居(过了)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的)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更加)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高兴)。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 更加)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表顺接)还(通“旋”,回转、掉转)走。桓侯故(特地)使(派遣)人问之(代指扁鹊),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达到)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取独)所属(掌管),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这)以(因为)无请(询问)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寻找)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就)死。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2. 本文选自《韩非子》,作者是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依法治国”。出自该书的成语有:郑人买履、守株待兔、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等。

3.给加点字词注音: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汤熨(tàng)(wèi) 骨髓(suǐ) 腠(còu)理 火齐(jì) 砭(biān)石 焐(wù) 遂(suì)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⑵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

⑶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

5.解释下列古今异义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⑵居十日,扁鹊复见古义:过了;今义:居住

6. 翻译下列各句:

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您的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有点小毛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把它作为(自己的)医术上功效!

⑶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

⑷桓侯故使人问之

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

⑸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⑹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7.课文内容理解。

(1)成语:

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

病入膏肓: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2)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发生:扁鹊拜见桓侯,指出病情;发展:扁鹊屡见桓侯,指出病情加重,桓侯不悦;

结局:扁鹊逃秦,桓侯病死。

(3)蔡桓公对待扁鹊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变化:从最初的“寡人无疾”“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后又是“不应”“不悦”,继而“又不应”“不悦”,当最后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时他怀疑、好奇,最后临死急索鹊却无济于事。

变化的原因是:蔡桓公固执、刚愎自用,一而再,再而三地讳疾忌医,导致病情严重,最后不治身亡。

(4)人物形象: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

(5)道理及启示:

道理: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更不能讳疾忌医。

启示:如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