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圆,碗里浮圆,月圆人圆事事圆。正值元宵佳节,一起来看看元宵节的由来吧。
吃汤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许多家庭团聚的日子。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再加上人们吃元宵的传统,所以这一天与“团圆”有着紧密的关系。元宵节是继春节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但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流行的有三个。
传说一
据说吕后去世后,吕后一脉生怕天下不保,图谋不轨,于是齐王刘囊与周勃联手,平定了“诸吕之乱”。平定后,群臣拥戴刘邦的次子刘恒为汉文皇帝。文帝深知和平的艰难,于是将“诸吕之乱”定在了正月十五,京城内家家都在张灯结彩,以表庆贺。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成为了民间的一种庆祝活动——“闹元宵”。
传说二
元宵节的由来源于汉朝的“火把节”,汉朝时人们在田间用火把驱除虫豸,祈求丰收。时至今日,中国西南部的某些地方,仍有许多人在正月十五用木柴或木棍作火炬,在田间或晒谷场上起舞。隋、唐、宋以后,更是鼎盛。
赏花灯
传说三
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是一年一度的第一个满月,也就是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庆祝的日子。根据道教“三元说”的说法,1月15日是上元节,7月15日是中元节,10月15日是下元节。上、中、下三元分别是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所以在上元节要点灯。元宵节点灯燃放烟花的风俗也由此而来。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