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文言文的使动和意动用法

文言文的使动和意动用法

时间:2023-10-08 11:12:31

无论是教师招聘,还是中高考,古代汉语的考查频率逐年增高,而在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句式是重中之重。在这其中,实词中的词类活用往往是广大考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接下来,万语简单来谈一谈文言文本中常见的两种种词类活用现象——意动和使动用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一、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简单来说就是句子主语后边的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名词在谓语的位置上,其实就是名词做动词的一种,但不同于一般名作动的是该名词具有把后面的宾语(人或者物)当作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师”,意为“以……为老师”。“师”在“吾从而师之”这个句子中做谓语成分,但如果翻译为“做老师”,那么该句就成了“我作老师了”,这就错了。我们会发现,其实“做老师”的是后边的宾语代词“之”,其实是主语“吾”在主观意念上把“之”“做老师”,因此“师”于此就成了“把……当作老师,或者以……为师”,这就是“意动用法”。类似的还有“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中:“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简单来说,就是“主语(人或物)不会发出句中所使用动词的动作,反而是动词后边的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出这个动作。”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中的“亡”,“亡”是郑国所进行的动作,翻译的时候应该是“使……灭亡 ”。再如“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这个句子中的“鸣”是钟磬所发出的动作,而不是主语“大风浪”,因此“鸣”应翻译为“使……鸣响”,是大风浪使钟磬鸣响的意思。类似还有: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2.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3.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

4.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册《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使宾语(人或事物)具备句中所使用的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中的“弱”,该句中的主语是“诸侯”,谓语动词是“谋弱”,如果按字面意思解释,那么就成了“诸侯恐惧,会盟商讨弱小秦国”,则言语不同。这里,“弱”是主语“诸侯”使宾语“秦”具有的状态,因此翻译为“使……削弱”。

(3)常见的形容词使动用法例句:

1.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

2.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变弱。

3.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第四册《促织》)高,使……高。

4.臣请完璧归赵。(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完,使……完整无缺。

当然,类似的词类活用现象还有很多,我们需要理解其本质特点,对例句加以分析判断。此外,词类活用现象还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等等,在后面,万语会持续为大家奉上其他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