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5日电(记者牛梦彤、许仕豪、张逸飞)4日上午,当记者来到羽毛球比赛场馆外,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们身边跑过,那是国羽女单选手何冰娇。刚打完女单首轮比赛不到半小时,她便来到场外,开始绕着场馆一圈圈慢跑。
就在两天前,何冰娇刚经历了一场痛彻心扉的失利。女子团体决赛,中国队以0:3输给了韩国队,当时第三个出场的何冰娇顶着背水一战的巨大压力,最终未能成为队伍的“救命稻草”,输掉了比赛的最后一分。
当胜负既分,韩国队在场内抱圈庆祝,站在对面的何冰娇一动不动,仰头也抑制不住泪水划下脸颊。颁奖时,“娇娇”更是在台上泣不成声。
记者看到何冰娇跑步的时候,她看起来比那时平静了不少。她戴着耳机,沿着场馆外划好的跑道线,穿过各色人群,其中除了工作人员、志愿者、媒体记者,还有来观赛的观众。赛后来到场馆外跑步这件事,对其他运动员而言并不常见,却是何冰娇的“习惯动作”。
“团体赛后,需要恢复体能,外面也更开阔,能多呼吸新鲜空气,恢复心情。”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在场馆外跑,她小声回答道,“等一下(再跑),就不太一样了。”这是她赛后即时调节心情和压力的重要一环。
5日何冰娇迎来了第二场女单比赛的胜利,但她赛后接受采访时却没有预想中情绪高涨,特别是有记者再次提到团体赛,她又差点绷不住:“只要不提这几个字就还好。”
对运动员而言,心态调整的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和体能。那些分毫之间的失利,那些意想不到的被逆转,那些拼尽全力也无法抵挡的失败,所有的五味杂陈都需要时间去接受和消化,毕竟这些可能是胜利与掌声之外的常态。
对于仅仅只有一天转换期的羽毛球项目,队员们要面对的挑战极大,如何从失利阴影中快速走出来,是个难题。观众的鼓励、教练和队友的支持固然有所帮助,但归根到底,还是要与自我去对抗。
而在这场较量中,何冰娇选择克服“自己”的方式就是跑步。“跑步很磨炼人的耐心,磨炼人的毅力,如果你要跑很久的话,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她说。
“虽然室内有跑步机,但是我还是想在外面(跑)。”来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似乎可以收获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何冰娇告诉记者,两年前,她在教练的建议下开始养成赛后跑步的习惯,去年她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地球勋章”,显示她的跑步里程数已经可以绕地球一周。
“有的事情是要坚持的,不是说一天两天,而是要持续地做。”当被问及每天要跑多少圈的时候,她表示这是自己的“小秘密”。
5日上午比赛结束后,记者在场馆外再次见到了正在跑步的何冰娇。和一天前一样,她跑过人群,跑过喧嚣,即使还未完全走出失利的阴影,但或早或晚,相信她会跑过从前的自己。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