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算老人吗?
不算。国家的定义是60岁以上算老人,但是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人身体素质的提高.现在是70岁以上才算老年人.30~70岁算中年。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老人就是小孩心理,每天都笑呵呵的,但是一部分老人倚老卖老,所以50岁的人得看他的心理年龄来决定,60、70岁的也一样。
题外话:个人觉得只要是年纪大的人,晚辈都会尊重,但是一定要活得让别人由心的尊重。
那多少岁才算是中年人呢?
40岁-55岁作为中年阶段。
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依我国国情,普通人40岁-55岁作为中年阶段较为符合实际。
此类人往往伴随着知识仍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然而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等的特点。
中老年一般是指青年之后的阶段,包括中年和老年。老年,一般指男人60岁之后,女人50岁之后直至生命结束的这一阶段。
拓展资料:
人到中年,知识仍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然而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心理能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是中年人的身心特点。
生理功能由盛到衰
人在20~25岁时,生理功能达到一生中的全盛时期。经过短暂的稳定,大约从30岁始,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开始缓缓衰减,每年约递减1%。
因之,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高于青年,以高血压为例,患病机会是青年人的8倍。
心血管系统,从30岁起,每10年心输血量下降6~8%,同期血压却上升5~6%。血管壁弹性因动脉逐渐硬化而降低,血管运动功能和血压调节能力减弱。
血液胆固醇浓度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心脏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可因而发生粥样硬化。
病变进一步严重时,动脉管腔变窄,引起心脏或脑的供血不足甚至缺血,造成诸如慢性心肌缺氧、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软化等心脑血管病。
这些疾病对中年人的健康与生命是最大威胁。
呼吸功能也逐年下降,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直径随年龄增长而扩大,肺组织弹性逐渐减小,肺的扩张与收缩能力随之下降,肺活量因而变小。
由于肺泡间质纤维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肺的气体交换功能也逐年降低。在肺呼吸功能下降的同时,其抗病能力也下降,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消化功能下降,最明显的是胃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原含量降低,其他消化腺的功能也减退。
这是因为人体生长发育停止,不再需要满足新陈代谢正平衡的营养要求;同时,机体功能减退,新陈代谢变慢,基础代谢率逐年缓慢下降,需要的营养也相应减少。
各种内分泌腺的功能也在减退。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使一些个体发生糖尿病倾向或罹患糖尿病。
性腺功能降低,使性欲减退。到中年后期,还会因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其他器官系统功能也在减退。如肌肉开始萎缩、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骨骼出现脱钙过程,致使骨质密度降低;胃功能减低,使清除体内废物的能力下降等等。
应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免疫功能的降低。中年后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开始出现功能减退现象。
抗体生成减少是一个突出表现,各种抗体的滴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机体出现变异蛋白质,免疫识别系统会将此作为异体蛋白而产生自家抗体,与此相关的是血液中还会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胞免疫功能也减弱,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灭能力都有所减退。
免疫监视系统对发生癌性突变的细胞的监视功能减弱。
这种变化在五十岁左右和五十岁以后十分明显。这就是五十岁前后的中年人常常心力交瘁,易患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癌症的发病率在五十岁前后是高峰期。
这种功能减退的生理变化如与不良的心理相结合,就可能导致中年人疾病的发生。
心理能力继续发展
生理成熟是心理成熟的生物学基础。中年人的心理能力处于继续向上发展的时期。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其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不仅与社会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主观努力。
勤于实践、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新生事物、不断扩展生活领域、不断更新知识、勇于探索和创造的人,其心理能力在整个中年期都在继续增长。反之,则会停滞,甚至提前衰退。
孔子对自己的心理能力发展精辟地概括为:“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则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这种分析说明心理能力不仅在中年期仍在发展,到了老年也还没有终止。
这里的心理能力是指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能力的综合和总和,而非单项能力。因为就某一单项心理能力来说,从中年之始就处于下降过程、如机械记忆能力、反应速度等。
中年人应充分利用心理能力继续发展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和完善人格,努力实现心理健康和身心和谐。
中年人的心理能力发展始终处于动态过程,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心理成熟的标准很难界定,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和思维,组织自己的生活,决定并调整一生的目标和道路,则不必依赖长辈的训诫和保护。
目标和道路的决定绝非臆造,而是以符合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个人抱负为前提,依条件而灵活地选择时机和决定方向。
2.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能进行逻辑思维和作出理智的判断,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趋于稳定,有能力延缓对刺激的反应,能在大多数场合下按照客观情境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4.处世待人的社会行为趋于干练豁达。能适应环境和把握环境。能接受批评和意见,并按正确意见调整自己的行为。
5.自我意识明确,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社会地位,并以此为立足点,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6.意志坚强。对既定目标,勇往直前,遇困难、遭挫折、均不气馁、不退缩,有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容忍耐受能力。
当既定目标失去实现的客观可能性时,能理智地调整目标并选择实现目标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