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试驾东风本田灵悉L 合资纯电新选择

试驾东风本田灵悉L 合资纯电新选择

时间:2024-09-28 09:00:02

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经过了井喷式的增量市场过后已然转变成为存量市场,这个时候,东风本田作为老牌合资车企却以身入局,创立了“灵悉”子品牌,想要给年轻的潜在目标客户一个充满个性的新选择。首款车型灵悉L定价12.98万元,作为目前市场唯一标配五联屏和电子后视镜的新车,外观公布之初就引起了不小的讨论,而我们更加好奇,除了与众不同的造型设计之外,传统车企的丰富经验加持能否为车赋能,给我们带来一款打破思维定式的全新产品呢?

动力配置

灵悉L全系采用单电机前驱的驱动形式,电动机来自智新科技,最大功率160千瓦,磷酸铁锂电池来自弗迪,容量59.2千瓦时,450V电压的灵悉智能纯电平台补能效率中规中矩,官方数据显示30-80%充电时间为27分钟。

场地试驾

首先进行的场地试驾环节是一个小型金卡纳场地,我们主要来体验一下车辆在相对极限工况下的动态表现,灵悉L在这个部分的表现比较轻松,AHA循迹控制系统通过给单侧轮施加制动使车辆按照驾驶员意图方向行驶,整个体验下来车辆的驾驶感受还是比较听话的。

场地以大概80米的直道作为开始,长度所限,我们没有办法将车速提至100km/h,官方表示0-100km/h加速成绩为6.9秒。体验中车辆加速感受灵敏线性,起步阶段的电动机全力输出,动力传导至前轮会短暂突破抓地力的极限。

车辆的电子转向助力不会随着驾驶模式的调整产生变化,这样的好处是对于新手车辆始终处在相对可控的状态,但仅就我个人而言,这样的反馈力度会有些不够“有趣”。

道路试驾

随后我们把车开到了城市道路上,驾驶模式也切换为标准,这个模式下电动机的输出依旧线性,几个红绿灯体验下来,车辆起步还是会有一点“窜”,随着车速的提升这一现象也随之消失。

隔音方面,灵悉L的整体表现比较不错,低速时可以保持良好的隔音静谧性,随着车速的提升,来自底盘的噪声逐渐开始让乘坐者有所感知,车辆对于风噪的控制表现良好。刚刚场地里提到的转向手感稍轻在市区工况下妥妥的变为优点,精准的指向性和直给的动力帮助驾驶员在车流中穿梭变得非常容易。

经济模式下油门响应变得柔和,踏板的前二分之一行程为更长续航做出了让步,不过后二分之一的行程依然会有一个动力层面的小爆发,不必担心超车的时候力不从心。

此外我们还对车辆的辅助驾驶进行了体验,工程师着重优化了跟车距离以及加减速力度方面,车辆的策略以安全驾驶为主。感知硬件和车机算力的限制下,暂时也不会具备领航驾驶辅助功能,不过官方已经在进行数据方面的积累,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下灵悉品牌的其他车型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表现。

外观回顾

车辆的外观设计强调个性化,希望通过工业设计改变造型上的固有认知,多边形切割的车身线条并没有牺牲空气动力学性能,经过优化后车身风阻系数为0.244。

内饰回顾

可以看到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屏幕清晰度很好,侧向标线也能帮助驾驶员判断两侧车距,只是习惯了传统后视镜的我在刚接触时需要短暂时间适应。另外做了主动防眩目优化的它在夜间试驾当中清晰度表现依然不错,只是夜间全暗的座舱中两侧屏幕的光线会随外侧光线产生明暗变化,如果后面跟车开了远光的话,还是会有些困扰。

内饰五联屏由三块12.3英寸的屏幕加上左右两块电子外后视镜显示屏幕组成,科技氛围拉满。国产芯驰X9U芯片算力接近骁龙8155,流畅程度可圈可点,搭配智能语音助手“小悉”可以对座舱进行多维度语音控制。另外磨砂的屏幕材质在对抗反光和指纹都颇有成效,这点值得好评。

空间体验

外观特立独行的设计并没有影响车内空间的表现,毕竟灵悉L是面向年轻群体的家用车型,前后排500毫米的座垫长度可以给腿部足够的承托。前排驾驶位的头部空间达到了一拳四指。来到后排,轴距仅为2731毫米的灵悉L留出了接近四拳的腿部空间。

巨大的玻璃天幕一度是我夏季试驾时的“噩梦”,不过灵悉L的玻璃镀膜材质对于光线的隔绝性做的的确不错,一整天的试乘体验过程中,强烈的阳光并不会使乘客有暴晒的感觉。

后备厢开口规整,后备厢开口高度为760毫米,放在轿车中来看这个高度不算低,相比之下,我们近期实测的帕萨特Pro后备厢开口离地高度为720毫米。此外,灵悉L后排座椅无法放倒,装载超长或超宽的物品时会有所限制。

总结:

这次动态试驾我们也在多种工况下看到了这台车的表现,来自本田的调校功力依旧,独树一帜的外观更像是关于个性和潮流的一场辩论。此次发布的灵悉L目前仅有头号玩家版一个配置可供选择,指导价12.98万元,并且可享受最高24000元置换补贴、充电桩免费安装等多项购车权益。灵悉L在动力系统、电子外后视镜以及五联屏上没有任何差异,并没有提供传统后视镜这样略带妥协意味的选项。相比市场中的主要竞争对手秦 PLUS和AION S MAX,灵犀L前卫的外观设计以及更强的科技属性,无疑能比前两者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那么这台尝试革新的全新车型能否在市场获得足够的青睐呢?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文/图/摄 汽车之家 邢忆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