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正读大三。那个时候我似乎已经将大学生活看到底了,认为剩下一年多的时光,不过要在不痛不痒中度过。我不喜欢我的大学,正如我的大学不喜欢我。我记得那个时候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进了大学之后才发现,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我觉得十分贴切。而且我和大学的关系,一定不是简单的男男或者男女关系,而是类似于嫖客和妓女、强奸犯和良家妇女之间的关系。大学的头三年里我一共交了四个女朋友。除了最开始从高
我在前一篇讲说自己整本书读下来内心是非常复杂甚至有些煎熬的——这丝毫也不夸张。这种复杂除了来源于对中外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隔阂甚至误解,更来源于对一百多年间——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的明代或汉唐两宋——中国人精神和物质生活转变的反思。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
最近读了本书,叫做《中国人的素质》——这实在是个有些误导的翻译——初拿到书时,还以为这书写的是中国人如何没素质。结果虽然书里面确实没写中国人怎么好,但倒与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没素质”也扯不上什么关系。要我说也许翻译做“中国人的特质”反而更合适些。总之这本书是一个类似中国版《菊与刀》的作品,作者从一个安格鲁-撒克逊人的角度观察19世纪末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然后总结出来中国人是一群不喜欢舒适生活、漠视
转眼间,出国已经很多个年头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出国留学。留学这件事,在我顺利地从重点初中考到重点高中再考进重点大学之后,就被更加顺利地提上了日程。在这个被动句里,我没有写明“提上日程”的主语,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过自然而然以至于我如今也想不起来究竟谁才是这个规划的始作俑者。总之出国留学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向着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努力的新一阶段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最终实现了。更确切点说,它实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