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栀北渡见平六铜繁北渡“天寒荒野外,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中共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在皖南事变中腰部负伤,突围之路充满艰辛。1月18日,他和妻子马惠芳及新二支队民运股长杨明、特委保卫干部兼警卫员王保实一行4人,从泾县茂林冲出敌围辗转多地,赶到水龙山缪村,在缪凤鸣家的阁楼里隐蔽养伤。妻子马惠芳此时刚怀有身孕。近两年她一直在茂林地区做妇女工作,熟悉地情,突围途中幸得群众相助。这位从江南奔赴延安参加革
南栀北渡见平五敌后护送长江,横贯中华大地,日夜奔流不息,是我们的母亲河。当她滚滚东去,穿三峡,通江汉,走湖口,遭遇羊山矶的时候,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拐了个大弯,千岩万转,烟涛微茫,形成碧水东流第一回的江东美景,也滋养着西北洲圩、东南山岭的江南铜陵。“碧水东流第一回,碧矿青山从头越。”张伟烈过江南下铜陵,逆势而行,触景生情,念念不忘。滔滔的江水长歌古今,远行的游帆忽隐忽灭……江东父老的这方水土,抗战时
南栀北渡见平四突围接应敌后游击队连长叶为祜这些天山里山外跑得格外辛苦。叶为祜在章啸衡等协同下多次进出深山,与清乡“剿匪”的国民党县政府警保队几次擦肩而过。好险呀!这帮混蛋!叶为祜和战友们在隐蔽处,甚至能听出把村子搅得鸡犬不宁的咋咋呼呼的警保头目声音是谁。由于对方多是大摇大摆肆意进村,而自己则是轻手轻脚悄然路过,所以最终有惊无险,但叶为祜他们还是为本地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捏一把汗。国民党警保队与敌后游
南栀北渡见平三叶山搜救张伟烈的老战友“童先生”章啸衡,此时正带着几个随从在山里冬季打猎呢。他们扛着猎枪,背着布囊,还藏着短枪,在钟鸣叶山一带翻山越岭。酷爱杯中之物的章啸衡,喜欢自食其力搞点下酒菜,或湖塘钓鱼,或山林打猎,一副缙绅之士的做派。他很享受“自食其力”这个过程,一来这是他宴请宾朋的快乐谈资,二来也是他走村串户的巧妙掩饰。“今天我们收获不错,一夜到天亮,四五只野鸡和两只野兔,还顺手采了点草药
南栀北渡见平二沙洲点将三年前(1938年)的深秋,日军侵占铜陵。新四军政治部派遣张伟烈来铜陵敌后发展党员,发动群众抗日,就来过沙洲,并指导章啸衡、谢节之等组建了民众抗日武装沙洲游击大队。“数声雁送故乡愁,唤起沧江万顷秋。料想日寒风色惨,可堪寂寞冷沙洲。”知识分子出身的张伟烈还依稀记得当时这种心境,无意沙洲之美,而深感民众对日寇之愤恨。此行沙洲,组织搜救新四军突围将士,形势比三年前更为险峻。按照交通
南栀北渡见平一寒江夜征北纬三十一度,襄安老树,鹊头人家,一江两岸。这是一个寒冬腊月、桨歇灯息的深夜。中共皖南特委委员、铜繁芜中心县委书记张伟烈正带着警卫员等人,乘一艘小木船行驶在漆黑的江面,从江北无为赶往江南。夜幕下的江对岸朦朦胧胧,张伟烈神情肃穆,面朝被夜色隐没的山峦。“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他心中反复默念此诗,脸上挂着悲愤,且更浸透着坚毅。江水滔滔,江风嗖嗖,掩不住
我马向北嘶致敬80年前参与皖南突围的革命者及在天之灵!寒天荒野外,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嘶啭长鸣,一路拼杀,跳出重围,使尽残兵血战。忆那茂林修竹,皖南相煎,满腔悲愤向谁言。我马向北嘶,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红梅傲雪,一路辗转,挺进铜繁,泼洒烽火硝烟。想我江东父老,丹心搜救,蓑衣望崖慰平安。留点战袍红,南栀北渡归,迥然洗愁辛……辛巳相接,一路护送,神瑛驶船,随和雨翻云变。看这柳暗花明,金戈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