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家人又聚在一起,都有浴火重生的欣喜。陈秋雁还想制造一个惊喜,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了新家,当众宣布,这是我们自己的家!一家三口,拥在一起,喜极而泣。陈秋雁说:“老天没有亏待我们,噩梦已成过去,太阳已经重新升起,今后,平安和幸福,属于我们一家三口。”接下来,陈秋雁为自己和妻子分配了任务,妻子的任务就是休养,达到精神好,身体好,心宽体胖之功效;还有,想吃什么,想怎么玩,提要求就是,陈秋雁必须遵照执行。
五因为心情舒畅,陈秋雁恢复神速,他就要出院了,他想去与郝大姐道别,说声谢谢,郝大姐倒是先来了,并说:“祝贺你康复出院。你不要说什么感谢,要说感谢的是我们,你的牺牲,救了我丈夫,他也恢复得很好。在你出院前,我丈夫有个请求,说想见见给了他二次生命的你,你能满足他的愿望吗?”陈秋雁说:“那不妥,没必要,请免了吧。我不是值得称道的男人,我不想让人知道太多,被人瞧不起。”郝女士说:“你怎能这样想呢,我们一家
四曾有的美好,与当前的苦楚,都梗塞在陈秋雁心头,眼明手快,办事快刀斩乱麻的聪颖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只感到自身的无能、无奈、无助。他不知不觉,来到幼儿园门口。那里聚集的人很多,公公婆婆,叔叔阿姨,什么人都有;还有各种各样的运载工具,大车小车,公车私车,摩托车电瓶车,大量的自行车······这里真是体现中国特色的集散地。这么多接公主、公子的车和人,等待中产生的那么多热烈的气氛,都没能感染陈秋雁,把他悲哀
三回家之后,秋雁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储鸿飞。陈秋雁觉得储鸿飞漂亮,漂亮得他不敢与她照面,只要一接住她的目光,陈秋雁立即患傻,还变成哑巴,钳口结舌不成语句。因此,陈秋雁只是在侧面,在背后看她,老是看不够,并且一看就发愣。过了段时间,村里人也知道了,到处在流传,说陈秋雁捞了个“齐整”的“老婆”。然说管说,大家对储鸿飞的“漂亮”还是将信将疑。一天,储鸿飞洗衣之后,在门外晾衣,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农,赶着牛,从
二城市,曾是陈秋雁和妻子的梦想,他们从山沟里,顺着时代的大潮,流到城里。差不多十年的打拼,越来越接近了梦。他俩结婚生子,还买了个房子,事实上成了城里人。可突然间,天塌了下来,一切又归于零。房屋,财物没了,可以再挣,妻子没有了······陈秋雁赶紧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阻止自己的胡思乱想。他忽然向着学校跑起来,想跑脱心中的悲苦?不是,他仿佛觉得,心中仅剩的宝贝宁宁,正在被人拐骗,他要赶紧将她救下来,紧
一已是深秋时分,暖融融的太阳,在病室门口徘徊,对一个病人来说,很有诱惑力,陈秋雁当然知道,晒太阳正是时候。陈秋雁将妻子小心的抱上轮椅,缓缓地推出病房,让妻子享受每天两次的阳光、和室外清醒的空气。这是秋雁自己开创的经济实惠的疗法,并已精通此道。——已经用尽了所有医疗手段,花完了最后一分钱,或许它才是最有疗效的方法,他想。今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应该能穿透秋雁夫妇寒冷的心,体现天道之善。虽然,夫妇实际得到
告老离皖返故地,还乡才知鬓毛稀。昼长只怨日晚斜,夜短又叹鸡早啼。街头尘嚣闹车马,田间露湿扰蜂蝶。安逸闲适究非福,忙碌到死真美丽。
春明祭扫春明花艳晨阳好,儿孙祭扫涌孝潮。足迹踏烂坟前草,车轮碾倒路边桃。爆竹纸灰同天舞,相机人声合地闹。不知祖宗哀是乐,假日减压到墓道。
一离楼家村约一百来米的地方,有一座庙宇,别看它像风烛残年的老人,每当大风大雨到来,它就颤抖起来,摇摇欲坠的样子,可它是村里人寄托希望的摇篮,村中一到四个年级、60多个孩子在这里求学,寻找着春天的梦想。在这个庙宇学校任教的三个老师,都是在楼家支农的知青,他们分别叫柳倩雯、莫良兴、陈友善。这个学校的分班,明显具有中国特色,教师一人多班,跨年段授课,叫复式教学,当属于国粹的一部分。60多位学生分为两个班
三有着柳倩雯的保证,莫良兴则心安理得地享受“不被打扰”的安宁。三年来,他几乎断绝了音讯。他不打电话,不主动写信,不询问孩子和柳倩雯,理由很简单,一说学习实在忙,二说为前途着想,避免留下一切不利于前程的痕迹。即使柳倩雯实在耐不住爱的寂寞,偶然发信,诉说相思之苦,他大都视若无睹,不回信,即使回了,也草草几句,敷衍而已。只是柳倩雯,她真诚地信守着诺言。肚子大起来了,孩子生下来了,这过程,她拒绝回答任何人
二然而,莫良兴已经无法避免地出现在她的身边,并且日见亲热。陈友善是默默地向柳倩雯献殷勤,抒发的是和风细雨、春天般温暖、恒久的情谊。莫良兴绝不,他是暴风聚雨式的,传递的是夏日骄阳般的爱意。他听说陈友善一斤两斤地给柳倩雯送煤油,他鼻子吹箫打鼓地哼哼两声,就小施神通,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大桶煤油,足有一百斤,直接送到柳倩雯的手里。对莫良兴的慷慨大方,连柳倩雯也伸着舌头半天缩不进,她结结巴巴地找不到恰当的话来
一离楼家村约一百来米的地方,有一座庙宇,别看它像风烛残年的老人,每当大风大雨到来,它就颤抖起来,摇摇欲坠的样子,可它是村里人寄托希望的摇篮,村中一到四个年级、60多个孩子在这里求学,寻找着春天的梦想。在这个庙宇学校任教的三个老师,都是在楼家支农的知青,他们分别叫柳倩雯、莫良兴、陈友善。这个学校的分班,明显具有中国特色,教师一人多班,跨年段授课,叫复式教学,当属于国粹的一部分。60多位学生分为两个班
天高气爽的那天那是中秋时节,学校的两株百年桂花树,下着花雨,散发着异香,整个学校,每个师生,都享受到了它们的恩施。这一日,又是好天气,天高气爽,不热也不冷,太阳光又及时温和地抚摸着早起的人们,这样的日子,我有理由,也应像大家一样,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度过愉快、充实、有意义的一天。事实上,我开心又昂扬,精神抖擞,健步穿过我班的教室门口的两株大桂树,是的,我自以为,饱满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应该像桂香
五十年一遇银芳十七岁进厂,今年五十岁。先后有二十几位人叫她师傅。盖有朱红圆章的图案纸,每年都得,人们管它叫奖状的。它把一面墙贴满了。她的丈夫马草嘻嘻的说:“我家穷,没钱装修,亏得老婆能干,给家里挣了那么多奖状,把房子装饰得漂亮。”银芳立即把头撞在丈夫的胸脯上:“你不喜欢,就撕了它。”马草乘势将妻子的头抱住,“哪里,哪里,它(她)是我的最爱。”嬉闹一阵结束。——这是前话,今天她又得了两个朱红圆章。马
晚秋即事路边挂树香无痕,残花一地碾作尘。晨雾浓浓罩高楼,初阳蒙蒙露浅影。蹑脚不想惊檐雀,敛声只怕扰栖莺。忽有恶犬蹿前吠,夜半踢衿尚惊梦。
饭后散步饭菜余香尚留口,放步暮色踏阳走。又逢秋凉汗水少,莫忘夏热蚊虫多。冬天不因冰雪苦,春日何为花草乐。利弊不思时短长,穿街过巷已无我。
寿宴即景华灯初照月探头,粉黛穿梭袍蒙垢。中华如柴老幼烧,茅台若水上下流。鲍鱼有缘会老鳖,龙虾无故折双钩。今晚老板尽孝道,千娇百媚皆为寿。
小人物之死­——怀念方志侃前些日子,学生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您的小说主人公原型,方志侃死了,现在,老方的村子里,正听到他出葬放炮仗的声音。”当时,我仿佛被重重的一击,心沉重到发昏,很迷糊了一阵子。下意识里,似乎看到,方志侃摇摇晃晃地走过来,说着他的口头禅:“不必多言,少讲废话,我们喝酒去。”······看来,他终于没有逃出嗜于酒,而死于酒的命运。但,后来听说,老方死于肾脏衰竭,我
约友人喝酒风云倏忽磨月残,单衣已觉晨昏寒。桂花落地尚留香,月饼下肚还余甜。凡夫不惜时日短,俗子只求金樽满。何日与君醉眼对,抛却杂念一瞬间。
寿州行以其历史上的名声,我早想亲临寿州的古战场,缅怀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上星期周末,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一早,我就从合肥驱车出发,9点钟就到了寿县。“古城”踪迹已不见,唯剩两段古城墙,就这两段古城墙而言,南段的只是现代修补的建筑而已。这种今材料制作,古样式成型建筑物,就像一个老妇经过多次整容,想整成一个年轻美女似的,无论怎么左看右看,总有点看不顺眼。但为了吸人眼球,要称得上古城,这个“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