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花落花开——我们高考那时候刘懿波憧憧车马徒,争路长安尘。今朝,九百七十五万莘莘学子、青年才俊走进考场,迎接人生中一次最重要挑战,昂首阔步登上高考的舞台,为实现自己美丽的梦想而挥汗如雨,逐鹿中原。望此情此景,不禁感慨万千:岁月如驰,今昔同梦,惟有悲欢异。瞬时,那些曾经逝去的过往,那些点点滴滴的光阴,便会从记忆深处跳出来,一桢桢一幕幕回放于脑海,仿佛又是当年。六十年代末,我出生于洞庭湖畔一个偏
浮生回望只慕流年刘懿波引言那些曾经不经意间从身边溜走的过往、还来不及细细咀嚼便匆匆飘落在岁月的长河之中,纵然它幻化成一颗流星消失在遥远而寂静的夜空,毕竟也曾有过瞬间的无比灿烂。当某个闲暇的日子,你选一处面水临窗之所,左手一樽清茶,右手一纸香烟,待云山雾绕之时,再慢慢回味那些逝去的点点滴滴的光阴,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无尽的遐思。谨撰此文,以一个小人物楠子五十年的切身经历,见证这个时代日新月异的伟大变
红薯片里的乡愁刘懿波闲暇时,总会想起一些曾经的旧事,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却总是难以忘怀。记忆中,母亲不仅是附近几个村子出了名的裁缝师傅,心灵手巧的她还会带着我们一起做很多种湖区常见的农家美食。什么打豆腐、拍甜酒、包粽子……她样样都会,制作红薯片当然不在话下。通常,父亲会把挖回来的红薯,堆在背阴的墙根处让它自然失水,便于以后贮藏和加工。同时也能积淀更多的糖份,不管是生吃还是加工出来的食品都会更甜一些。
夭夭武陵郡,古韵流芳刘懿波最早定格于我记忆之中的武陵,正是晋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武陵渔人的奇缘偶遇,曾翻动过多少真诚的向往,灼烧过多少深挚的思慕。那夹岸盛开的朵朵桃花,于清新的墨香里,顷刻之间便成为举世闻名的经典,演绎着这方土地永不褪色的美丽和神奇。昔之武陵,今之常德。武陵一名,始于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传》曰:止戈为武;《诗》云:高平为陵。武陵之
蝶恋花刘懿波轻轻的,如七月的微风,荡开了满塘的清荷。冰封了一个世纪的爱意,于销魂的荷香里,幻化成一只恋蝶,绕指流连。真的不知道,这蝶飞的轨迹,是否又是一次演绎,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梦景。才下眉头的情绪,再也无法瘦成假装的虚伪,只好在憧憬中翩翩而翔。
在水一方刘懿波阳春三月芦荻尽青青水的中央玉立着我朝思暮想的伊人波光中的倩影总是游弋于千里之外无法定格的期盼被夜的孤独撕成碎片和月光一起溶入酒杯在似醉似醒之间品味你幽幽不息的芬芳
湖湘年味,龙灯花鼓闹新春刘懿波那场纷纷扬扬的漫天瑞雪,丰腴了经年的憧憬和期盼,也成为新春最美丽前奏和装点,拉开了2018新年的序幕。一阵密密麻麻的鞭炮,一桌喷喷香香的年饭,一杯郁郁浓浓的老酒,一个红红火火的围炉,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开始了,全国各地自动开启“春节模式”,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
寄山,我挥之不去的乡愁刘懿波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行走于伯苍先生的诗行里,郁郁乡情是挥之不去、欲去还留的悠悠眷念。寄山,在隐隐约约的记忆里,依稀中略显清析,回味中却又渐趋朦胧……据《洞庭湖志》载:洞庭湖面有团山、寄山和明山三个岛,寄山“湖水周遭,浮峙如鸡子,本名鸡子山,音讹为‘寄’”。三山中,寄山虽最小,却因其人文背景而最神,传说是秦始皇当年用赶山鞭赶百山去蓬莱,到洞庭湖听到鸡叫,恐泄露
青春岁月如花刘懿波一圈一圈,在生命的年轮里,岁月的容颜虽渐渐变老,而铭刻在记忆里的那一页韶华却宛如一树鹃花,于某个不知名的季节里,突然绽放如初。时光虽然如逝水般匆匆而过,而同窗之谊却早已根植于心底,绿树成荫,美丽着一生的记忆。二十五年光阴荏苒,二十五载岁月如歌。七月二十九日下午,回雁峰下,古城苍翠欲滴,微风吹拂,炙热的阳光在凉风中温和了许多。蓝天白云间,虽然看不到南归的传书鸿雁,重逢的喜悦却早已放
杯中岁月笔下流连刘懿波仿佛,于那朦胧的醉眼里,仪狄的匠心独运和杜康的妙手调和就在昨夜的春风月色之中。她的醇香,飘过殷商肉林酒池,秦时明月汉时光华,于浅斟低唱里丰盈了唐诗宋词、明清嫚曲。历经华夏数千年的战火与沧桑、风雨和浸漫,她的韵味依就绕梁三日、满室生香。酒,多与文字关联,而散落在馨香的书卷之中,最早的应该是来自《诗经》: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丞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五
一口一钵子,也醉不倒铁打的宝庆瀚墨盈香青砖斑驳,古城墙两千岁。日光下守城,月光里打盹,宝庆从南宋走来,身影连着赵昀的汴京。今之邵阳,史称宝庆。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理宗登基,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亦始于此。至民国17年,已沐浴皇恩、享誉华夏八百余年。这个一枚猪血丸子就可以传世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此时,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自西周召伯,
永不褪色的水乡记忆——舵杆洲刘懿波洞庭两望楚江分,水尽蓝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诗仙太白寥寥数语便将洞庭湖水气势磅礴、浩瀚无际、潋滟澄波、水天一色的美景描绘得一览无余。却又笔锋突转,若于琴瑟和鸣、风花雪月的古韵里,重现湘妃斑竹的水袖扬姿;印鉴多情楚女的凄美倩影。秀美的山水启迪了诗人无限的灵感,俊逸的华章又赋予了这方山水厚重的文化底蕴。就在这斑竹泪影之侧,秀丽君山以西,相距不到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