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初识压型车间午后上班的军号响过之后,新来的轮换工就会聚在总厂办公楼前等待下厂分配了。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学习,这一批农民轮换工就正式下各分厂。大多数轮换工进入压型、焙烧、石墨化、加工厂等第一线,也有三四个人被分到保卫科和消防队。听说这几个人是有特殊关系。此时一脸严肃的韦煷在新营觉得有熟人,神通广大,人际关系不错,可到这里就有沧海一粟之感。茫茫人流,没有一人能认识,没有一点人脉,只能等待往又脏又苦
第二章走进碳素厂吃上这么好的宴席对鲁思飞真是榆中歇后语说的“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啊!”位于钟灵琉秀的兴隆山下的榆中县,在黄土高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司马迁《史记》上就有记载,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建的县。但是在八十年代后期依旧显得破烂落后。有人常说“榆中县真破烂,垓道窄的向猪圈,点上一根洋火转三转。”此时一街两行建筑以平房和砖木结构的人字梁房屋为主。最繁华的兴隆路街道,县委县政府就在这街道,依旧是土路,
第一章民工的生活刚从新营中学出来还有点幼稚懵懂的鲁思飞后来就明白“绝处逢生”的这句话了。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那场在老百姓口里的“反革命动乱”平息一个月后,跟随张子武在兰州土门墩给私人修建房屋的尕小伙鲁思飞就没有活干了。他是春节刚过,兰州城还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就来土门墩坪上。他记得那天出门家乡新营男女老少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头上戴着棉帽。马寒山上白雪皑皑,瓦川河结着厚厚蜿蜒的冰滩,两岸的白杨树光秃秃灰
引子车窗外,远处是黄土起伏的山峦,荒凉的山顶积着白皑皑的雪,在晴朗湛蓝的天空下透着一种令人畏缩的寒气。古老空旷的红古川冰封大地,萧条的田野,黑色的公路,一个个密集的村庄,孤瘦而挺拔的白杨榆柳沐浴着冬日的一轮朝阳,构成一副素描般的黄土高原风景画。在109国道海石湾通往兰州的路上,一辆印有“碳素厂通勤车”字样的驼铃大客车紧紧跟随在一辆解放卡车的后面,时而跃上山塬,时而奔驰在湟水河畔,把红古川的一片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