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艰苦拼搏的大学生涯第三章第三节:千锤百炼才是造就人材的真谛--1一九六三年夏季到了,山城的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早晨八点钟还不到,红楼上空就展现出一望无际的蓝天,当稀疏的白云飘过以后,通红的太阳就照亮大地,把热辣辣的空气加热到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一个星期六的… [阅读全文]
第三章艰苦拼搏的大学生涯第三章第二节:重庆交通学院在南岸-2开学了,我们这批转学生显得特别兴奋,迫切希望通过努力学习顽强拼博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我们的学生宿舍位于学校大广场西侧山峦上的红楼区,是一幢三层高的砖混结构建筑物,宿舍两端头有宽敞的楼梯可直达三楼,每… [阅读全文]
第三章艰苦拼搏的大学生涯第三章第二节:重庆交通学院在南岸-1一九六二年七月,团支部组织班上的同学们开了个短会,如实传达了全班同学假期后到重庆交通学院上学的决定,会后同学们相互邀约向教导我们一年的老师们告别,老师们也谆谆祝福我们:到了重庆交通学院一定要听党的话,… [阅读全文]
第三章艰苦拼搏的大学生涯第三章第一节:我在四川冶金学院上大一2第二天大清早,古老的台钟才刚刚敲过六点我就起床了,睡在床上的弟娃睁开小眼睛,怔怔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倒头睡着了,我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拿出一本高等数学,平心静气地翻阅起来。清晨早起,勤奋学习是我在… [阅读全文]
第三章艰苦拼搏的大学生涯第三章第一节:我在四川冶金学院上大一1大学报名的时候快到了,我在家中渡过了离家前的最后时光。为了提前准备功课,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冬姐特地从北京带回来的基础课教材,十分认真地翻阅起来。我的学习地点在二楼书房,书房位于底层中厅上方,窗户下放… [阅读全文]
隐居在沧源阿佤山云雾深处的小山村—翁丁,只因它保存有佤族远古时期的村落建筑风貌和原始生活习俗,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而且是一个至今还弥漫着炊烟的原始部落。于是,许多人跋山涉水,来寻访这偏远大山深处最后的原始部落。如今,翁丁的名气… [阅读全文]
第二章第四节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4在外公外婆家住了两天后,我们兄妹三人又特地到江北陈家馆勤俭村看望辉翼大哥和永淑大嫂一家人。勤俭村是重庆长安厂当时的职工家属宿舍,由一排排高低错落的平房构成。大哥大嫂都是解放前二十一兵工厂的老工人,带着六个子女住在一排简易平房… [阅读全文]
第二章第四节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3离高考的日期越来越近了,重庆七中召开高考前的誓师大会,把毕业班的同学们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再次激发到一个新的高度。同学们都知道五四青年节是新中国青年人最重要的节日,学校领导决定在这一天召开毕业班高考前的誓师大会,具… [阅读全文]
第二章第四节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2春节过去了,山城的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临行前几天,冬姐又特地带着我们到化龙桥探望四姨娘和四姨夫,并送上从北京带回来的礼物。这时,个子高高、脸色黝黑的鑫全表哥也正好回家歇息。那时候他己経是重庆市青年足球队员,穿着一身运动服显得特… [阅读全文]
第二章第四节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11960年的冬天来到了,山城的冬天雾气很大,早晨,学校上空大雾弥漫雾气茫茫,一直延伸到嘉陵江边,七中附近的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不少校舍、教学楼都淹没在茫茫的晨雾中。吃完早饭后,同学们簇拥着向敎学楼走去,虽然穿着厚厚的毛衣… [阅读全文]
三年前,当我刚刚起笔要写自己回忆录的时候,曾经顾虑重重,最大的担心就是没有写作经验,害怕因为自己不丰富、不华丽的词语写完后会闹出笑话来。我的学生说,老师你写的是你自己的经历,不要在乎语言是否华丽,真情实感的表露更感人。在他的鼓励下,那本回忆录才得以开始。当… [阅读全文]
任何形式的书写都意味着以文字凸显作者理解事物的过程。毫无疑问,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字,对四十多年前在那场生命大迁徙中的一个群体生活岁月的回望和梳理。写作过程中,我脑海里始终萦绕着哪些场景:刘国英因腹中无物而晕倒;黄丽萍抱着鞭子站在寒风中看护羊群;许丽趴… [阅读全文]
有一天晚上都快十点了,大伙还听呢,我们女知青的头,陶秀云就跟大伙说:“闭它睡觉吧,人们都困了,明天早晨起来还要干活呢。”于是,就关了收音机睡觉。可刚躺下不大一会,就听许丽说:“这天是咋地啦,刚躺下咋就亮了呢?”王淑杰闭着眼睛说:“许丽你准是又睡糊涂了,这才… [阅读全文]
从乌沁吐鲁回来后,就开始打场了,现在我们开始使用机器打场,打得又快又干净。再也不用我们跟驴似拉着石磙子转圈了。那年秋天粮食大丰收,场院里到处都是粮食,我们这回不愁没吃的了。有一天下午,我们正在场院里打谷子,就见队长笑嘻嘻地冲我们喊:“大伙都进屋里来,有好事… [阅读全文]
1977年的秋天,我们下乡来到农村两整年了。此时的我们已经没有了一丁点城市青年的模样,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老农。我们不再穿喇叭裤和紧身小褂,和村里的姑娘一样,穿又大又肥的宽裆裤。冬天穿开花棉袄;棉裤腰都到胸口窝;放羊放牛的羊倌牛倌们,冬天都穿着大棉鞋,或者是毡子做… [阅读全文]
我们下乡的第二年种地的时候,有一天,我们正在地里打磙子。打磙子就是把刚种完的地用鸡蛋型的石头(农民叫它磙子,椭圆形石头做的)夯实,土话叫打滚子,也叫压磙子。通常都是一个毛驴拉着两个石磙子顺着垅沟往前走,后边跟着个人赶着毛驴。可那时候地多驴少,而种完的地又不… [阅读全文]
栽树回来,我们原以为能歇歇,可没过两天就下雨了,这下可真就应了那句“人忙天不忙,早晚有一场”的老话。每年都是春耕,今年可好,都快到五月节了,才下雨,简直成了夏耕。但不管怎么说,总算能种地了。这下可把人们忙坏啦!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全出动了,连学校的学生都放… [阅读全文]
头一年的秋天,公社和矿上联合给我们盖了新房了,同时还建了厕所和一个篮球场地,从此我结束了在“露天厕所”解手的历史。好像两个问号似得篮球架子立在那篮球场上,成了我们每天傍晚都离不开的地方,离不开那球架子的还有牛和驴等牲畜,他们会靠在那根粗柱子上蹭来蹭去,牵着… [阅读全文]
1977年春节刚过,我们来到煤矿二井,往火车站的站台运煤,开始头几天,用大马车,我们跟车装卸。我还记得,大伙装车都跟抢钱似得,恐怕没有自己那份,没有自己那份可不行;看着车装满了还争着跟车去卸。为了一车补助一毛钱,男知青赶车使劲跑,跑的啥样别说,最后把车厢板都跑… [阅读全文]
收完秋,地里的粮食都进场院以后,公社会召开庆祝大会。而我们青年点也要庆祝,那就是会餐。那是我们来乡下的第二个秋天,这次会餐我们杀自己养的肥猪和羊,并且自己动手,仿着村子里女人的模样灌猪肠子,熟了之后也用手拿着很长一块用嘴咬着吃,虽然那种吃法看着有点粗俗甚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