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精忠报国的形象受到后世的敬仰与赞扬。岳飞一心为国,北伐中原,帮助南宋王朝收复了襄阳六郡,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这位出生贫困农家,19岁就投军卫国的将领,风风雨雨二十余载,带领旗下的岳家军多次战胜强敌,为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惜,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岳飞虽有收复河山之愿,但南宋最高统治集团却颇有偏居一隅的想法。
在岳飞大败完颜宗弼所率的金军,获得郾城大捷时,岳家军军心极度高涨,他们知道一鼓作气,收复前朝首都开封的愿望即将实现,这不再是痴人说梦。
正在全国上下热情高涨之际,宋高宗却连发十二道金牌,让岳飞停战回朝,十年抗金之力,就这样被毁于一旦。
回到京城不久后,岳飞就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在风波亭中,南宋抗金名将从此与世长辞,世间再无可寻。
秦桧身为主和派,和岳飞为首的主战派意见早已不和,但冤死帝国柱石,秦桧真有如此大胆吗?实际上,早在南宋王朝建立之前,北宋徽钦二帝被掳至北国时,秦桧也在北上之列。
他投降了金国,被金国许以重金,让他回朝后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覆灭在临安建立的南宋王朝。
秦桧回南宋后,就因为其主和的主张,被宋高宗一路提拔,成为红极一时的宠臣。
他在宋高宗的指示下,和金国大将完颜宗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割地,成为世人眼中苟延残喘的弱国。
在谈判时,完颜宗弼更是向秦桧提出“必杀飞”的额外要求,在这样的“恳请”之下,前线力战金军的岳飞难逃一死。
岳飞被囚禁之后,大将韩世忠曾质问岳飞有何罪名,秦桧当面答曰“莫须有”,意为好似有好似又没有。
即使将岳飞定为“莫须有”罪,秦桧为了能一举将岳飞杀害,还是费尽心机地给岳飞罗列出了三项大罪。
所谓三大罪,其一为妄议立储罪,二是拥兵自重罪,三是抗旨违逆罪,数罪并罚,岳飞难有翻案之能。
为了完全坐实岳飞的“罪名”,秦桧还找到了当朝的许多文官武将,让他们证实岳飞的确犯有大罪。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人证”,就是岳飞麾下的九位岳家军将领,他们分别是王俊,王贵,姚政,傅选,董先,徐庆,庞荣,李兴,李道九人。
这些人和岳飞晨暮相伴,有他们证实,岳飞必死无疑。
当时岳家军共有十二位主将,其中九人揭发岳飞罪行,但身为岳家军的主帅,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背叛岳飞呢?
实际上,这些将领被背叛岳飞,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岳家军并非是岳飞的私人卫队,除却他本人的嫡系人马外,极大部分都属于朝廷派遣的军队。这些将领们虽敬佩岳飞,但与之并无深厚友谊。
他们在军事上听从岳飞的调遣,但在政治上忠于高宗皇帝。因此,在岳飞失事后,才有这么多将领屈冤岳飞。
第二,岳飞落难后,岳家军群龙无首,如同一把散沙。在秦桧等人的威逼利诱下,这些人为保住乌纱帽只得诬告岳飞。
如此之下,岳飞和长子岳云、部下张宪等人惨死在同胞手中。
此事一出,不仅南宋臣民为此寒心,连金国官员都深感难过。
金国使者将徽宗灵柩护送南归时,使者曾当面问南宋官员,为何岳飞会被杀?南宋官员无以为答,只得含糊说出谋反二字。
金国使者讥笑道:“江南众臣,论忠者,没有人能超过岳飞;论善战者,更没有人能超过岳飞。”岳飞被杀后,除长子连坐被杀外,其余儿女都被流放至岭南一带。
二十年后,宋孝宗继位,立即为岳飞平反,并将岳飞后人接回了京都。
结语
浙江杭州栖霞岭,岳飞的魂灵安息于此,曾用计谋害他的秦桧等人的铁铸像长跪于墓阙下,受尽世人唾弃。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800多个春秋过去了,岳飞那碧血丹心的爱国情依然在世间传颂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