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三线建设意义解析

三线建设意义解析

时间:2023-12-14 15:25:44
摘要:“三线建设”是1964年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一场大规模的工业大迁移。在建国初期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对于我国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得当时的中国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大后方。

春节档大热影片《你好,李焕英》凭借着真情实感,既打破了票房纪录又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可谓是名利双收。但令人困惑的是,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湖北襄阳明明位于鄂西北,但胜利化工厂的工人却都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

许多人会以为这是个bug,但实则不然,胜利化工厂的原型湖北东方化工厂,正是当年“三线建设”的一个缩影。而围绕着“三线建设”,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尘封的历史,等着我们去发掘、品读。

“三线建设”始末

“三线建设”是1964年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一场大规模的工业大迁移。在建国初期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三线建设的顺利开展,对于我国国防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得当时的中国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大后方。

而大量资金、技术投入三线地区,也为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平衡工业布局的作用。时至今日,我国的重工业、交通系统的布局发展还保留了当年三线建设的影子。可以说,三线建设影响深远。

“三线建设”战略的提出,一方面与当时中国的工业布局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在强大外敌威胁下做出的应对之策。

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苏共向中国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先后有一批批苏联专家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此来发展经济。在苏联专家看来,经济建设也应该走“城市路线”。

即应该将援建项目布局在东北及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有一定的基础,建设起来会更加容易一些;另一方面则是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更有利于一些民用轻工业的发展。

但当时的毛主席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地区虽然工业基础好,但却处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核打击范围之内,若将关乎国家命脉的工业全部部署到这些地区,一旦发生差池,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在与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反复商讨下,中共与苏共方面达成了一致,决定将21项民用工业和21项国防工业部署在西部地区。

其中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国防重工业占比更大。可以看出,从此时开始,毛主席脑海中便有了“三线”建设的一些雏形,只是困于当时的国力难以成形。

等到了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愈发严峻。由于意识形态的矛盾,自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对中国采取了敌对政策。不仅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还陈兵中俄边界线,甚至驻兵蒙古,企图对我国在西部进行的核试验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而另一个超级大国也对我国虎视眈眈。美国一方面与中国周边国家签订反华同盟条约,试图从地缘上对中国进行包围,另一方面又将战火燃到了越南,想要以“朝鲜战争”的方式对我国西南边境形成威胁。

而与此同时,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政权也在以台湾为据点,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渗透。可以说,此时的中国像拉满了的弓,风平浪静之下是无尽的暗浪拍击,无论哪一方发难,都会引来各方势力对新生中国的再一次蚕食。

就是在这样的重重危机下,毛主席拍板,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时间内将东北和东南沿海的一些工业企业搬迁至三线地区,为可能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毛主席在制定“三线建设”战略时,是从打核战争的角度来进行布局的。

东北地区离苏联更近,在苏联的核导弹打击范围之内;东南沿海则处于美军的航空压制之下,只有广阔的西部地区,按照当时两国的军事力量,难以精准打击。因此,重要工业必须搬迁至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

按照当时的军事区域划分,三线地区包括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到了我国中西部13个省区。

之后又根据地理方位,将陕、甘、宁、青以及晋西、豫西的一部分地区,划分为了西北三线;将川、滇、贵、湘西、鄂西划分为了西南三线。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在“靠山、分散、隐蔽”方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工业化搬迁建设。

而核武器的研发也是囊括在三线建设的大框架之下的,所以说,三线建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护我国的国防安全。

正是在这一时期,无数的东北及沿海地区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响应国家号召,跋山涉水地来到了大山深处的大西北、大西南,就这样扎根当地,开始了自己默默奉献的一生。

三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线建设”从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后逐步停止,一些当时搬迁至西北、西南地区的工厂、研究所也开始逐步合并,向大城市迁移。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三线建设”留下的宝贵财富却至今影响深远。

首先,“三线建设”在西部形成的工业布局是比较完善的。既有关乎国防的军工企业和军工研究基地,也有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如纺织、造纸、制糖等轻工业企业,除此之外,重要的钢铁产业、电子产业、煤矿基地也多点开花。

而除了企业搬迁外,“三线建设”还为西部地区带去了一大批的知识分子,一些高等院校也由此建立,填补了西部地区教育的空白,也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思想。

具体来看,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三线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建设期间,共建成了成昆铁路、湘黔铁路、焦柳铁路、襄渝铁路、川黔铁路、贵昆铁路六条铁路,使得西北、西南地区能快速地与中部地区的交通网连成一体。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西部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也为之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西南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的铁路、公路建设困难重重,而在“三线建设”中,国家更是派遣军队投入到了建设过程中。

可以说,若是没有国家政策的倾斜,西南铁路贯通绝不会如此之快。而在一条条高原铁路通车背后,却是无数建设者的牺牲与长眠。在国防工业建设上,诸多关乎国家安全的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在西部的不毛之地上拔地而起。

在四川诞生了“钢铁城市”攀枝花;在酒泉、西昌建成了航天中心;重庆、湘西成为了常规兵工基地;长江上、中游地区建成了船舶工业科研、生产基地;江汉、长庆、中原煤气田渐次开采;平顶山、焦作等地的煤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三线建设”期间,曾经贫瘠的西部地区在举国之力的建设下,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一步一步地缩小了与一线地区的差距,而正是这些,为之后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如果没有“三线建设”的开展,东西部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这一问题最终也会成为阻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

此外,从精神建设的角度来讲,这场史无前例的工业大迁徙,同时也是一场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有利于培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不同地区的人民在异乡共同奋斗,与当地人民、当地文化交流互通,使得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移民文化。

一线地区人民为三线注入了更开放、包容的新思想,也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而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看,“三线精神”首先是一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好人好马上三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蕴含了当时年轻一代献身于祖国建设的热情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经历了百年屈辱历史后,中华民族在战争的潜在威胁下,需要无数有志青年集结起来,为国家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因此,“三线建设”留给我们的除了有现存的西部完备的工业体系,较为平衡的东西部发展格局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指引着当代青年仍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投身于乡村扶贫,沿着前辈的路,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燃起希望的火种。

结语

“三线建设”的是非功过,近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对于当时国际形势的错误评估,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三线,使得中国的经济建设放慢了脚步。

但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宝贵遗产绝不局限于经济,若是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评价,未免太过狭隘。

“三线建设”是一代人的青春,是一代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正如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从富裕的东北来到贫瘠的云南山区,她带来的是希望、是梦想、是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而这才是“三线建设”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