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2025年Q1乘用车销量榜:四大黑马锋芒初露

2025年Q1乘用车销量榜:四大黑马锋芒初露

时间:2025-04-22 15:00:02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达512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车零售量达241.9万辆,同比大涨36.4%,渗透率达47.2%,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0.5个百分点。

星愿、小米SU7、秦L、小鹏M03锋芒初露,成为今年Q1新晋超级黑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的销量王秦PLUS、宋PLUS销量同比出现大降,甚至秦PLUS的降幅超34%,两者均跌落前五。

合资燃油车品牌集体下滑。本田、日产、BBA、别克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本田销量同比下滑超32%,跌落前五;日产销量同比下滑超26%,宝马、奔驰销量同比下滑超10%,均跌落前十。

两大新能源车品牌表现亮眼。受益于星愿、星舰7的热销,银河销量同比实现4倍暴涨;小鹏因M03、P7+等车型销量的持续上涨,销量同比实现近3倍暴涨。

车型TOP20:新能源车占据半壁江山,秦/宋PLUS大降跌落前五

车型TOP20中,新能源车占据11席,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星愿、小米SU7、秦L、小鹏M03成为新晋季度黑马。星愿以8.9万辆的成绩登顶中国乘用车零售量冠军宝座;小米SU7紧随其后,凭借7.6万辆的销量超越秦PLUS,跃居榜单第六位。

宏光MINIEV四座版上市后成效显著,销量同比激增近97%,成功重回榜单前三,位列第二。比亚迪在榜单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旗下5款车型入围,但内部表现分化明显。

海鸥销量同比上涨12.5%,成为比亚迪唯一跻身前五的车型;秦PLUS和宋PLUS 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5%和18%,排名从去年的冠军和季军下滑至第七、第九;宋Pro销量也同比下滑9.2%,排名从第十跌至第十七;元PLUS 更是跌出榜单。

特斯拉阵营同样出现两极分化,Model Y销量同比下降18%,而Model 3则凭借64.5%的涨幅闯入榜单第十六位。

燃油车领域,吉利星越L成为最大亮点,销量同比大涨超69%,成功跻身榜单第四,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的燃油车型。速腾以7.8% 的销量增幅坚守榜单前十;朗逸虽有1.8%的销量下滑,但仍稳居第八。

值得关注的是,曾经的销量常青树轩逸和长安 CS75PLUS 降幅明显,分别同比下降26.4%和27%,排名跌落至第十二和第十四位。

与去年同期相比,元 PLUS、哈弗 H6、问界 M7 、本田CR-V、奥迪A6L、奔驰C级遗憾落榜,而星愿、小米 SU7 、秦L、小鹏M03等新车强势补位,见证了中国乘用车市场格局的快速迭代。

品牌TOP20:合资燃油车集体下滑,银河超越长安跻身前十

在品牌TOP20中,合资品牌阵营承压明显,本田、日产、BBA、别克销量同比均出现下滑。其中,本田受CR-V、雅阁、皓影等主力车型销量低迷的影响,同比降幅超32%,销量跌破15万辆,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五下滑至第八。

由于主力车型轩逸、逍客销量的大降,日产销量同比大降超26%,排名从前十已经下滑至第14。

豪华车品牌宝马、奔驰销量同比大降超10%,排名已经从去年同期前十,分别跌落至第12和第13。奥迪虽也有4.6%的同比下滑,但仍守住榜单前十席位。

自主燃油车品牌同样面临挑战,哈弗、长安销量同比大降超10%,其中由于CS75PLUS等主力车型销量的大降,长安销量同比下滑超19%,跌破20万辆,排名从去年同期前五跌落至第七。

哈弗因哈弗H6、哈弗大狗等车型销量持续走低,同比降幅超10%,在榜单中的排名不断下滑,今年Q1已跌落至榜尾,若颓势难改,恐将跌出TOP20榜单。

新能源品牌则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形成鲜明对比。银河凭借星愿、星舰 7、银河 E5 等车型热销,销量同比实现超4倍暴涨,成功跻身前十,位列第六;小鹏依靠M03、P7+、G6等车型的优异表现,销量同比近3倍增长,首次上榜便位居第19。

此外,比亚迪、理想新能源车品牌销量同比涨幅均超15%,吉利、捷途、五菱、奇瑞四大自主燃油车品牌也实现了超10%的同比增长。

对比去年同期品牌榜TOP20,埃安、问界遗憾落榜,银河和小鹏强势入局。不过,随着4月16日问界M8的上市,问界有望在第二季度重回榜单,为市场竞争增添新变数。

2025上海车展即将拉开帷幕,新款理想L6、乐道L90、极氪9X、阿维塔06、萤火虫、零跑B01、小鹏G7等重磅车型即将登场,这些车不仅将为中国汽车市场注入强劲动能,更将在智能化、电动化赛道上掀起新一轮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