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作家,尽管看了不管什么书总要思考一番,但不代表作家的思考。本文题目的意思是,建议作家们都来看看《金山》,并联系自己的写作态度和具体作品认真做一番思考。当代作家太浮躁了,急功近利,产量高,水平低,有些作品几乎让人无法卒读,更谈不上让人进行什么思考了。老榆树发在电影网上的“读文学杂志《大家》200
近几年的中考和高考的语文试题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综合性强,以考能力为主;“标准化”试题成为时髦形式;由于受基本篇目的限制,出题范围越来越小(“一纲多本”的情况下,出题的路子将会更窄),以至难度越来越大,几近于智力游戏。具有这些特点的语文试题带来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和未来的社会应用两个方面。一、
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说,太阳和太阳系的星球都会要先后毁灭的,那么,现在的太阳、地球等等是第几代呢?幻想和神话不是人的头脑纯主观地产生的,而是有客观的物质为基础的。那么,《后羿射日》的故事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是不是中国人早就看到过(或研究到了)一些星球的毁灭?记于一九七0年八月五日二、据说,
人们对世间事物表示喜欢或不喜欢的时候,往往是用传统的、世俗的或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作为衡量标准的。这种衡量标准的接近或一致,对社会的稳定、对各种文化形态的谐调是大有好处的。正面事物自有其值得人们喜欢的价值。如何认识人们不喜欢的反面事物的价值,则非得有点哲学思想或“哲学精神”不可。这一点,我们得向先人和
中国女人从何时开始裹脚,我没有考证过,隐约记得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古时候某朝,有一妖女在皇帝面前卖弄自已走路的姿势,扭动起来如风摆柳,婀娜备致,充分展示了女性的形体美。皇帝询问,这是从哪里学来的走路势姿;回答说,不用学,女人从小把脚裹起来,使其变小,走路自然就会好看起来。皇帝立刻下诏书,天下女子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属于多元结构的开放体系秦始皇为了思想文化的一元化确实采取了不少断然措施,还有汉代的“独尊儒术”的思想一元化主张,都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回顾中国的传统文化,你会发现,其发展的主流实际上属于多元结构的开放体系,各种学术思想都非常具有创造性,都掌握着一
据考证,说汉语的中国人的“道德”一词起始于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书中先后出现了七十多个“道”字,分别是“说”的意思,“道路”的意思和特指“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那种原始物质。“德”字在《道德经》中则是指对“道”的摹仿,又按摹仿的程度分为若干层次,如“上德”、“下德”、“孔德”、“玄德”、“厚
党支部:一九八九的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了几乎牵动了全中国的令全世界瞩目的“两乱”,本人更是震惊、困惑、疑虑、揪心,关心着国家的命运,担心着民族的前途,牵挂着事态的发展,企盼着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它发生的历史原因和复杂背景,“小气候”总要受着“大气候”的影响,该发生的早晚要发生,这是
替人写的一份“读后感”——凡事自已干,千方别作假——读《成功学全书》有感这套六十多万字的《成功学全书》我刚开始翻,先大体浏览了一下,有一条成功的经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凡事自已干,千万别作假。科学家要自已做研究,做实验。作家要自已搜集素材,亲自写文章。成功的政治家从来不让秘书“代圣人立言”
——向朋友推荐王蒙的小说《狂欢的季节》我曾很得意地写过一首歌词,题目叫《圣人和蛆虫一般同》,却始终遭到妻子的反对。她倒不是反对我蔑视圣人,而是觉得用“蛆虫”一词入歌不文雅,太恶心人。真是平庸之见。我写这首歌词的用意就是要恶心一下圣人,因为世上的圣人太坏了。这世界要是没有了他们,老百姓少受多少苦难呀。
——歪诗邪评书中主要人物12例初读《金瓶梅》(影印本)头几回,很腻味它繁琐的对话,再加上它是异体字、俗字和通假字混杂使用,不太习惯,开始怀疑自已能否有耐心把它读完。及至读完全书,就很为它巨大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认识意义所震撼了。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现实有所认识和领悟后的形象总结。因此,《金瓶梅》的
中篇小说《金婚夫妻》之第九章、第十章(完)第九章郭仁在邓凤羽帮助下于二00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星期五)完成全部绘画任务,当天就把大幅广告油画挂在了剧场大门外面,吸引了不少人来参观,甚至还有拍照的。正因为画面上两个帅哥歌手和十个穿着不同舞蹈服装的美女的面孔出自同一个“模子”,才显得个个漂亮,动人,“帅呆
中篇小说《金婚夫妻》之第八章第八章邓凤羽听了郭仁对自己经历的简单介绍后,震惊,感慨,同情,佩服,崇敬,各样感受一起涌来。小邓说,我原来以为您是哪个美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呢,原来您的绘画、书法是从“夫人大学”学来的呀。您家这位师娘真了不起呀,培养了您这样一个大画家,改天我一定去拜访一下师娘去。郭仁当然一
一九八九年冯玉洁五十周岁时从工厂退休了,在县城帮儿子看了两年孩子,孙子七岁上学后,她便回到了罗汉镇,成了无所事事的全职家属,每天按时给郭仁做三顿饭。一九九七年郭仁六十周岁时也从罗汉镇文化馆退休了,但照样忙活,文化馆老找他写这,画那,办展览,排节目。外村、外镇、附近工厂,还有县城的一些单位也有找他做这
一九六七年的西北地区个别地方、个别单位的文革领导小组,对在一九六六年抓起来的牛鬼蛇神先后进行了遣返处理,说是怕他们投靠苏修。“摘帽右派”郭仁便是被遣返到内地原籍中的一个,而冯玉洁已经是农场的正式职工,跟在学校当美术老师的郭仁不是一个单位,又不属于遣返对象,这样,夫妻俩又开始了新的两地生活。郭仁回原籍
农场职工基本上是由这样几部分人组成:转业军人(包括各级干部)、轻罪劳改犯(包括右派和“摘帽右派”)、内地来的盲流临时工以及这些人的家属(家属有纯家属和临时工两种)。这些人的子女都在附近的镇子上上学。“三年困难时期”镇小学的生员却增加很快,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就一再要求农场给调几个老师来,否则以后拒收农
中篇小说《金婚夫妻》之第四章第四章三天后,冯玉洁是被公安局送到农场的。那天,冯玉洁在冷风中穿上了衣服,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让她失去了正常的思维,迷迷糊糊地走进了一个有十来户人家的村子里,人们问她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找什么人?她听不懂对方的话,也想不到主动求助,只是眼睛直直地盯着人家看。村里人以
中篇小说《金婚夫妻》之第三章第三章一九六二年的九月初,大概离中秋节还有七八天的时候,冯玉洁踏上了去西北的列车。她非常佩服父亲的高明,让她从大队、公社开了一纸去西北探夫的证明信。那时候去西北、东北的“盲流”太多,收容和遣返“盲流”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于是,增加了一项“把住源头”的措施,各车站、码头凡
中篇小说《金婚夫妻》之第二章第二章一九五七年的“反右”运动中全国有55万多人被打成了右派分子,加上此前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后的“内部肃反运动”中“挖”出的几十万没有现行破坏活动的人,怎么办、怎么处理?成了当政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经毛泽东批准,由中共中央授意,一九五七年八月一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中篇小说《金婚夫妻》之故事梗概和第一章全文《金婚夫妻》故事梗概二00七年初,刚刚照完“金婚纪念照”的七十岁的郭仁去世了。一九五七年,二十岁的小学教师郭仁因一篇谈“红”与“专”的发言稿被打成右派分子,度过了三天“婚假”后被发配到大西北劳动改造,其妻子冯玉洁支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大跃进”中公公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