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这么简单!躺在床上旅游全国全世界!金秋十月,清风送爽。多少年不遇的国庆、中秋双节赶在同一天,对于高记老李我来讲,幸福来的太快了,也太简单了,一个只发微薄生活费的高记,老贫农,此时此刻,太幸福了,现在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虽然木有工资,但依然游了那么多地方,祖国的,世界的,如分别去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看看特没谱,他想跟我握手,我连手都没伸,我对他说:阿呸,你特么的都新冠了,想跟他我
月亮如一块偌大的磨盘,赶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夜里,大大的,圆圆的,把银白色的月光泼洒在小村的角角落落,借着月光,远处高高耸立的云彩山犹如披上银装,奔流不息的青龙河若一条蜿蜒游动的银蛇……月到中秋分外明,小村的青砖黑瓦房,村前的树木,田野里刚刚收割的“谷个子”(带着谷穗成捆的谷子),玉米秸秆儿,后山果园里的待收获的苹果,酸梨,也都融入月色里……五间大瓦房,六间厢房,前排的门房,围出一个大大的四合院,院
听老歌杂想,不是杂感!年轻时听到的歌声依然那么动听,不觉回到年轻的八十年代!那时多年轻呀!我们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向往着色彩斑斓的生活,条件那么艰苦_不惧,学习那么辛劳_不畏,路途那么遥远_不怕……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走出大山,告别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亩地两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自给自足的大山里的乡村生活,靠自己的努力,走进陌生的城里!斗转星移,匆匆数载,点点滴滴,一心一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
不要笑话我们农民,说读书无用你可能不信,但现在除了那些知名高校,博士、硕士(也未必找到高收入的工作)除外,读那些二巴扯子高校混个所谓本科,专科文凭,真的如废纸一张,没啥用!家里举债花大钱供养不说,毕业就失业,还不如学个手艺干活早点赚钱补贴家用为好,更会为家里尤其我们贫穷的农民家庭减轻巨大的负担!我和哥哥就是生动的教材!哥哥当年为了我,含泪离别了学校,其实按照他的成绩,考个中等专业以上学校,实现“农
李海松午间小侃:笑不笑由你,反正就是寻个开心:世界、中国、河北、秦皇岛知名大磕馋同志关于买一捆荆梢给同样知名的三磕馋同志请罪道歉的公开函敬爱的三磕馋同志:您好!鉴于周五(8月15日晚)大磕馋喝酒之后“断片”了,所以发生的一切全都给忘啦!后来据说,是警察叔叔巡逻时发现马路边上上躺着一个人,醉过去不省人事了!于是给抬到警车上送回家的!大磕馋把眼镜丢了,好几个证件丢了,包丢了,手机丢了,……幸亏遇到好心
李海松周日,老贫农难得在家休息一天!吃了睡,睡醒吃!虽然没多少钱,但这样慢节奏的生活,倒也开心!前几天外地来几个朋友,多年不见,连续小聚,喝得虽然有点难受!但人到中年,见见过去老友故交,倒也快乐!休了,就睡得昏天黑地,终于把觉睡透了,想想,不喝酒还真是好!决定,哪天写完一篇小文儿后,就告别“酒坛”了!不喝了!亲朋好友聚会也不喝了!谁劝也不喝了,也得长点心啦!喝酒,固然高兴,但累不说,还胡话连篇,醉
……高记老李夜半小感夜,深沉……妈,坐在炕头上,抚摸着我,喃喃地说:六儿呀,别想用不着的了,好好活着吧,不有一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嘛!人到中年,母子抱在一起,“梦啼妆泪”……原来是个梦,此时,泪水已经打湿了枕头……一直以来,总是乐乐观观,豁豁达达滴活着,生在遥远偏僻的小山村,受到的是"h"、"f"、"en"、"eng"不分,“几加几不知得几”的教育,幸亏初高中后,遇到了还算不错的老师,实现了“农
………老贫农看姐姐的照片而作浏览朋友圈,突然在手机屏幕上跳跃出九张照片,细看之,这不是我的亲姐姐吗?看到姐姐那高兴的神态,开心的笑脸,我想起了姐姐的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这就是我的亲姐姐李小梅,大我十五六岁,我的成长,有她那辛苦的付出……小时候,我家里孩子多,老爹老妈为了拉扯我们长大,不分白天黑夜劳动在生产队的田地里,汗水掉地下摔八瓣儿,可忙碌一年也挣不了几个公分儿,到年底还得欠生产队的口粮款。老
谨以此文献给八一建军节……---李海松“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鲜红领章两边挂五星帽徽闪金光伟大领袖毛主席前进路上指方向忠于人民忠于党保卫祖国站好岗……红心向着毛主席革命重担挑肩上红色江山我保卫世界风云胸中装忠于人民忠于党牢牢握紧手中枪”……这首韵律高亢,充满激情,昂扬向上的歌曲《扛起革命枪》,诞生于火红火红的70年代,尽管那时我才十几岁,但每每通过挂在家里墙上的纸片儿“舌簧
那天,手机突然来了一个短信,定睛之:发工资了,细看:一千多元,望着字迹很小的短信,心里沉甸甸的……房贷怎么还?粮拿啥买?菜钱咋安排?妻儿怎么养?我心慌了,焦了,不停的在心里反问,然后质疑,这到底是为什么?一个即将步入六旬、快要进入老年行列的风烛残年的躯体,居然泪眼模糊……那年,怀揣一纸录取通知书,迎着村里人羡慕的目光,在村里、乡里、城里办理了“农转非”,自此吃上了“商品粮”。我当时很不明白:我们乡
——李海松十冬腊月,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入夜,晚自习,偌大的教室如寒窑一样,同学们冻得瑟瑟发抖,晚饭吃的三两高粱米粥就大白瓜子早就被我们缺乏营养的肠胃消化殆尽……本来,进入腊月,我们应该放假回家了,可为了高考,学校决定毕业班要补课到小年才放假,这可苦了我们这帮山里的孩子,教室和宿舍里的火炉经常缺柴少煤,每天晚自习时手脚冻得如猫咬一样难受,高粱米粥就"大白瓜子",是我们伙食的标配,爱吃不爱吃也得吃,
恢复高考第二年的七月,小村传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吉律峪沟村的温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学院,一个只有几户人家,极度偏僻,极度贫困,极度荒凉,极度封闭的小山村,居然考出一个大学生?村民们吃惊了,诧异了,而在吃惊,诧异之后,是伸出大拇指赞叹不已,村支书宝山,组织几个村干部带着村里的一点心意——七凑八凑的五块钱,专程去看望这个年仅18岁,为全村争光的土孩子,说实在的,别看现在五块钱啥都不是,可在上世纪
李海松我那偏僻,遥远的故乡,我那隐藏在燕山深处,云彩山脚下的小山村,离我渐行渐远……门前奔流不息,带给我们快乐童年的青龙河,变成了“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林湖,后山成片,成片的果园,家东肥沃的青龙河冲击小平原,淹没在湖底中,我那淳朴善良、朴实厚道,带着浓浓满族乡音的父老乡亲们,分散在多个城市多个乡镇的多个村子,我的故乡呢,我的家园呢?20年前的那年春天,我们那个历来山高皇帝远的小山村突然来了一大批陌
谨以此文纪念唐山大地震42周年:小村遭遇强地震李海松故乡的那个小山村位于当年唐山地区所辖的卢龙,迁安,迁西,抚宁县交界处,距离唐山市区直线距离大约120多公里。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钟,突然一道刺眼的强光划破夜空,继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轰隆隆,轰隆隆,轰……隆……轰隆……隆……轰隆隆……”声,顷刻间,云彩山乱石翻滚,青龙河奔腾咆哮,狗狂吠,猪狂叫,鸡狂鸣,鸭狂嘎,驴马骡狂吼……小村各家各户的
李海松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是对山里孩子受教育境况的真实描述,我们小的时候乡村教育条件普遍艰苦,在低矮潮湿,四面透风,夏热冬冷的教室,土坯抹泥做成的讲台、桌凳,土操场,土设施……这样的环境下读完了小学,度过了童年时光……尽管山里土孩儿读书环境艰苦,尽管没有出色的老师,甚至有时连教科书都达不到人手一册,几乎没有教辅资料,但我们硬是凭着山里人那种吃苦耐劳的品格,把书读得有滋拉味。有句古诗曰:少年不知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逝去的父母:祝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中年孤儿李海松尽管人到中年,尽管古语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尽管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朋友经常小聚谈天说地不感寂寞。但是,想起我们那逝去的父母,我依然伤心不已,总感觉没有父母的日子,自己多么孤孓,孤寂,孤独,不知不觉中,就感觉自己成了“中年孤儿”!父母在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走多远,一想家中的老爹老妈,总有一股温暖涌上心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
李海松(老贫农)浙江海宁市一文友多次约我去他们那里走一走,看一看:观观钱塘江波涛汹涌的大潮,吃吃那里的江南美食,尝尝那里的极佳海鲜,穿穿那里的豪华皮草……其实,喜欢旅游的我,多次想去海宁这座美丽的浙江小城,可一直没抽出时间前往,这个春节,决定到海宁走一走。这些年来,提到海宁,人们总把这里与皮草联系起来,的确,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城,各色各样的皮草服装走遍世界,精明的海宁人到处展销他们的得意作品——
乌镇写略李海松披上从乌镇女红房里买来的江南布衣,趿上从这里淘来的江南软底布鞋,我随着如织的游客开始再次游历乌镇了。不必说中国文坛巨匠茅盾的故居,不必说那里的小桥流水,更不必说那里久远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单说那青瓦白墙,飞檐走壁的,错落有致的老宅,那逼仄的,只露一线天的胡同,那厚厚的木板们,石条铺就的胡同小路,那缓缓流淌的运河之水,那五颜六色的乌篷船,船头上吟唱江南小调的女人,摇动船桨的船夫,那悠远洪
李海松仿佛还在咿呀学语,仿佛还在和父亲学"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仿佛还在和老师学拼音……岁月的年轮,不知不觉把我们带到了中年,朋友同学见面,问候的家长里短是身体怎么样,孩子怎么样,房子怎么样,哪年退休云云……光阴,怎么能是"时间淙淙","白驹过隙"等苍白的成语能形容得了的呢?实在是不觉似水流年那!尽管童年的光阴极其短暂,但对于我们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来说是极其快乐的,那
老贫农,李海松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那一年,小村的父老乡亲释放出前所未有激情,春种,夏锄,施肥,除虫,秋收哪个环节都不得马虎,经过一年的艰苦劳动,全村获得喜人的收获,家家户户院子里的高粱,谷子,玉米,大豆,白薯和苹果,大白梨,山楂等都是堆积如山,村支书李宝山大爷说,几十年啦,咱们村的老少爷们还没有这样开心过呢,我们终于不饿肚子了,又一次翻身啦,干脆扭几场大秧歌好好庆祝庆祝吧。扭第一场大秧歌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