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中的腊梅和茶梅,倚着围栏悄悄的绽放了,一片黄色与几点红色,对影成趣,在冬的清冷中给人春的遐想和期盼…梅花向来很大众的,极易成活。所以,栽种也极为普遍。私家小院有之,田野陌间有之,只要稍加留意,在冬的季节,都可看到它的嫣红与嫩黄。也因为在寒冷的冬季,百花齐芳的缺乏,色彩的单调,所以被众人喜欢之,于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三思,是对君子而言,然芸芸众生,能成君子的,毕竟少数,尤其当今,鲜见的很。故而,去了君子两字,对一般的普通人也是有指导意义的,或许学会了三思,又兼而达
这是行车路上无缘由崩出的单词,开车未及细想。趁现晨读之时,作番探究。文化人,或可理解为有文化的人,但这是有谬误的。按百度解释,文化人是指有艺术修养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士,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由此,也明白了,咱不算文化人。不过在咱办公室对面的宣传展板上,四个大字“文化活力”赫然在目,一日要
昨日,有人传言讲我,说:“多年不见,小C一下子见老了许多,有些苍老了!”听此传言,不禁莞尔一笑,随口答到:“人过五十,焉有不老之理?”打前年开始,我用起了烟斗,也不是好奇,更不是摆样,实则过五十了,可以用了。人老了,多抽烟不好,道理是懂得的,但戒不了,只能减量,烟斗是一种办法!一锅烟可断断续续抽上十
人是分等级的,这毋庸讳言!从古至今便有“三教九流”的说法,虽然这是从人的信仰和职业的角度的一种区分。既然人有等级之别,总想把自己归类一下,好明白自己的地位,不至于忘乎所以站错了队,没有了人生方向,也不至于搭错车,交错了朋友等等。若按儒、道、佛的三教信仰划分,似乎内心里三者兼而有之,讲礼,求无为,广结
毛主席说:“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以寄托我们的哀思”,而于我,则觉得写点东西,落点文字似乎更能寄托哀思!昨夜,得知她去了,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还是无语的很,以致久不能入寐,思来想去很多,但归根到底还只是一生叹息罢了…三十年前,因缘,她进入了我的生活,从此,成了我的生活一部分。从那时起,我对上海美食有了
又到年尾了,总应该写点东西来纪念一下这年里走过的岁月。关于年,以前写过年俗、童年的回忆等,当下,想写点年味的内容,也是这两天脑子里一直转悠着的。近来,关于提倡不放烟花爆竹的文字不绝于眼,据说有八成多市民响应了,一成不到的人还要继续燃放。咱从去年就开始不放了,今年当然不会再放了,尽管已经放了近三十年了
随着一颗颗元宵落肚,新年迎春算是落幕了,马上拜年也要再熬一年了。前些天,写了关乎年味的短文,意犹未尽,趁着今日阴雨天无所事事,再落点相关的文字,充作前文的狗尾续貂。曾闻听现如今年味淡了的说法,是不以为然的,总觉得年味淡还是浓,关键在于如何去看待过年。但今年过年似乎是没了年味,特别是拜年这关节上。按传
屋外的雨,如天漏一般滴答不停,而关于年味的联想,也像这雨绵绵不断。在年味里,还有一样东西也渲染着年的气氛,便是红包。过年小孩们盼的得到压岁钱,吉祥吉祥。做长辈的也想嘚瑟一下,给小的们赏点红包,当然也忧红包赏的太多,自己的荷包瘪了下去,乱了自己的开销,即便如此,咬牙发的还是居多。但现如今无论是赏者还是
乘着这里輕拂的暖風踏上即将西去的飞机默默惜別只在內心說我走了,臺灣帶不走一片雲彩它的妖娆只屬於這裏的人。带着这里湛蓝的海色看着曾经路过的淡水河,盈盈泪水只在內心說,我走了,臺灣只留下我的眷恋先人的鄉愁已静卧在岛里。落下匆匆的脚印记忆着这里的一切幽幽挥手只在内心说我走了,臺灣,在我想你的梦里难舍的相思
-仿余光中《鄉愁》而作小時候外婆悄悄地告訴我在海的那邊有她的夫和她的兒那時讀不懂她的牽掛長大後母親幽幽地告訴我在海的那邊有她的父親和她的兄弟那時解不了她的思戀後來啊海的那邊割不斷的血脈淵源成了我的魂牽夢繞而現在海的這邊,海的那邊只留下我在墓的外面內心翻騰著不盡的哀思
以前說起上海,總冠以“不夜城”的頭銜,比喻它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其實,到過臺北後,才發覺這座城市是真正的“不夜城”。在臺灣,我去了多個夜市,有著不同感覺,比如臺北的西門町,它是個純粹的夜市,吃喝拉撒,應有盡有。而寧夏路夜市就相對單一些,以吃為主。臺北的諸多夜市,賦予了這個城市迷人的夜晚,讓人不舍得
臺北的誠品書店,慕名很久,今次到了,不去當然遺憾。在去敦南路它的旗艦店前,是做過功課的。因為臺北的連鎖店很多,怕不能真實感悟誠品的真實。和兒子一起到了誠品,有一種久違的感覺,與先前上海的誠品很相似,一樣的分類排架,一樣的地板甬道,一樣的閱讀氣氛,幾乎分辨不清哪是臺北哪是上海的。在誠品,兒子很快地找到
在臺北時,去了趟故宮博物館,算是完成预定任务,好有个交差。看臺北故宮,不是自己對文物有甚愛好,只不過有些好奇而已,想知道此處與北京故宮有啥區別。在未去臺北故宮前,對其是有些瞭解的,知道其館藏的文物,近三分之一是由陸內移去的,但具體有些啥玩意,知道的不多。此番一遊,便有了些感性認識。與北京故宮相比,臺
在表哥、表弟們的引領下,逛了基隆,去了野柳公園,遊了陽明山,也到了宜蘭,泡了溫泉足!三天下來,嘗了海鮮,也吃了臺灣的農家菜,更多的是灌了許多臺灣啤酒,便有了臺灣是為了飽口福的感覺,吃好像成了主題。幾天的行程裏,臺灣的美景似乎匆匆掠過,也沒在相機或手機裏留下過多的鏡頭。其實,旅途中的美景,光用鏡頭來記
以前聽說臺灣的夜市小吃很不錯,此番到了臺灣,逛逛夜市便成了一項功課,不可或缺。才到臺北,便去了寧夏路的夜市,是賓館服務生推薦的。打的過去八十元新台幣,很方便也便宜。在入口就感覺到了夜市的熱鬧。人擠人的隨著大流一路蛇行過去,吃食很多,但不能引起我的食欲,那些小吃似乎在上海街頭都看到過,沒啥興趣光顧,在
生性酷愛啤酒,到了臺灣,當地的啤酒是不能不喝的。行裝甫卸,第一要務當然是找啤酒。在駐地附近,看了幾家超市,如全家、sevenelevn等,除了罐裝啤酒品種較多來外,瓶裝的,就一個品牌兩種啤酒,臺灣啤酒和金牌臺灣啤酒,其他品牌鮮有蹤影。臺灣啤酒,售價NT49元,容量600ml,酒精度4.5度;金牌臺灣
到了臺北,去了基隆,給人最深記憶的是臺灣人的謙謙禮儀。坐上飛機的那一刻,便感覺到了一種靜靜的謙和,前後都有回鄉的臺灣人,或用閩南話,或用國語,低低的交談著,幾乎聽不到他們的聲音,洋溢着一种静静的谦和,全不像大陸人充斥的航班那般嘈雜和喧嘩.....初以為遇到是個例,但隨著旅程的展開,對臺灣人的謙謙禮儀
昨晚,第一次捧上儿子盛的饭,一时无语!足八岁另一个月又十天,再次要求为我们盛饭,灶台已无明火烫锅,被允!见他毫不忙乱地依次给爷爷,给老爸,给老妈和自己盛好端上摆好,饭很适量,全是平日晚饭的量,真不错!一声谢谢,等他入座,竟忘了下筷!脑中忽闪一个命题“给家中大人做件事”,命题很普通,但折射了“四大一小
不经意间路过徽州地区,便怀揣一份”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念想,停车歇马地去了歙县、婺源、黟县等处,一路行去,随意滴打量着雾霭婆娑地青山,盘垣于妩媚轻盈地碧水旁,流连在曲径通幽的乡路里,任那清新的气息徐徐逼入心肺,贪婪而无顾忌。的确,徽州是美的,那牌楼、那村落、那建筑,或者那儿的人,都足以让汤显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