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先秦思想家时,学术界通常对杨子(杨朱)注意不够,或者简单地将他归为道家一派之中。这其中固然有相关资料缺乏的因素,也有如何分析、对待其人和其学说的问题。杨子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但大致可以知道,他生活于墨子和孟子的年代之间,因为《墨子》一书从未提到过他,而在孟子生活的年代,他已经具有与墨子同样的影响了。(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p。54)首先说明一下,在论述先秦诸子时,
孙权十八岁接任江东领袖后,鲁肃为他分析策划说,当今之世,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就如同当年的项羽,孙权应该像汉高祖那样利用各种机会,逐渐建立帝王之业。本有称雄天下之志的孙权,很赞赏和同意鲁肃的话,因此厚待鲁肃;同时他对鲁肃说,这个目标还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达到的。他首先要做的是把江东的地盘治理好。孙权既胸怀大志,又不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手头做起,“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
孙权成为江东之主,决定于孙策受伤死亡这一偶然事件。孙权后来在位五十余年,开创了吴国大片基业,成为与曹、刘三足鼎立的雄略之君主,这就不只是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而毋宁说是他超越偶然性的结果。人是一个偶然的存在。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上,对他来说是偶然的;他出生后面临的种种境况对他来说也是偶然的:家庭、童年生活、所属阶层、所处时代、文化氛围、……他也可以面对着另一些完全不同的境况。一场大病,一次车祸,一个人
自从瓦格纳全家迁移到拜洛特以后,尼采同瓦格纳的关系慢慢地起了变化,渐渐疏远,最后彻底破裂而分手。1872年5月22日,尼采到拜洛特参加音乐节大剧院的奠基典礼。2000人汇集在一起,恰巧暴雨骤至,场面煞是壮观。这时富有激情的尼采十分感奋,充满为瓦格纳的事业而战斗的热情。半年以后,时近圣诞节,瓦格纳邀请尼采到拜洛特过圣诞节,尼采以工作繁忙、身体不好为由谢绝了。这一年他回瑙姆堡过了新年。瓦格纳很不高兴,
除了纯粹哲学的研究和写作活动外,尼采在这一时期还写了几本直接针对社会现实、揭露时弊的小册子,尼采给它们起了一个总名称叫做《不合时宜的思想》。他原先的计划很大,至少有十多部,预定的题目有二十多个,涉及到社会、文化、历史的方方面面。后来由于身体状况,实际完成并发表的只有4部。一个哲学沉思者,一个社会批判者,尼采现在完全不受语言学专业的束缚,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行事。他在给玛尔维达的信中说:“我最大的兴趣
(这是我的朋友晓江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昨晚看了《知青生涯琐记》一文,感慨良多,特别是其中说道:“如果城乡差别就能阻断一个人的爱情,那它就不是真正的爱情。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你能说得清楚吗?也许一辈子都搞不清楚。人实际上多么容易随着境况变!人实际上又是多么软弱的动物!”它勾起了我知青生涯中的许多回忆,其中记忆最深的一件,是腊华的爱情故事。我下放的那个小镇,从南往北分为两个小队。我在北队,是最穷的小
孙策死后,孙权继为江东领袖;过了两年,他面临着一个重大决策:曹操要他把儿子送去做人质。张昭等大臣犹豫不能决,而孙权心中已有主意,于是单独召来深知他心意的周瑜,在母亲面前作了决定,拒绝送人质。此时孙权二十岁。六年后,孙权力排众臣投降的意见,作出赤壁抗曹的决定。到了四十岁,为对付刘备的进攻,孙权向魏国称臣;曹丕又要他送儿子当人质,否则就要出兵征讨。孙权仍然没有送,虽然当时吴国的处境危险万分。送人质就意
孙权的长相,其实不能说有多好看。史书说他生得“方脸大口”;而孙策则是“美姿颜”,弟弟显然长得比哥哥差多了。有个叫刘琬的汉朝使者见了孙氏兄弟后,对人说:“我看孙氏兄弟虽然各自才华出众,通达事理,但都寿命不长。只有老二孙权形体魁伟,面貌奇特,骨架不凡,有大贵的表相,寿命又最长,你们记住我的话吧!”这一年孙权才十六、七岁。这是正史上记载的。看来就是上了史书的东西也不能完全当真。从一个十几岁少年的相貌上就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孙策之死对于孙权是一个机遇,使他成为江东之主。假如孙策不死,孙权就当不了江东领袖。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孙权会怎样。我想,孙权还是孙权。这就是说,他的地位变了,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上唱不成主角,但他仍会有不凡的表演。因为他是一个有着远大人生志向、并懂得怎样去实现这个理想的人。他多半会成为孙策的一个得力助手,与其兄共建大业。历史也会好好地记他一笔。归根结底,机遇并不能够决定一个人。决定
黄兄:最近我在阅读休谟和康德的著作,他们都专门论述过道德,它们分别是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和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另外我阅读过康德另外一本关于道德的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部分章节,其他我没有读过关于这二人在道德方面的一手和二手文献。经过我的初步阅读,我发现他们在道德的起源上是有分歧的,总的分歧是休谟认为道德是经验的,他没有直接这么说,我是从他的核心判断——道德起源于其对于人类和社会福利的
黄兄,人们有一种倾向:在物质上,希望有更多的占有;在精神上有更多的实现,这两者归根到底都是希望在心理上有更多的满意。如果这个状态完成了,亦即满意了,便可称之为得;反之则为失。但得失并非人人都能控制的,它的实现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外界因素决定的,所以我们生活中经常有得有失。得失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反馈。这大概是一个类似条件反射的机制:得了便欢欣;失了便丧气。这就涉及了我们的得失观。如同就生死的问题发问一样
我们沿着时间顺序浏览了孙权的一生。现在可以总起来评说一下。孙权十八岁为江东领袖,至去世,在位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的一生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一生。戎马倥偬,运筹帏幄,计议决策,任免奖惩,是他日常事务和生活的基本内容。而他的优点和缺点、成功和失败、美德和恶行,也主要体现在这些事件之中。孙权年轻时就有纵横天下、与群雄争衡的志向,以成就帝王之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进,不知停息
“月满则亏”,达到极盛的顶点也就是开始走向衰亡。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孙权自吴黄龙元年(公元二二九年)四月即皇帝位,至太元二年(公元二五二年)四月病逝,在位整整二十三年。这期间,总的来说,吴国还是延续着一种开拓、发展的势头。但这种势头有点像凭惯性上坡的车子,虽然仍在向上,速度却因阻力越来越慢。孙权本人有几次决策和用人上的严重失误,对吴国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一是误信公孙渊。吴嘉禾元年(公元二
1872年,作为尼采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不仅在于他在精神上开始求变、求新,完全跳出了语言学专业的束缚,还在于由此开始,他的身体健康也每下愈况了;此外在瓦格纳离开托里普森后,尼采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许多变化。5月22日,尼采出席了拜洛特举行的奠基仪式。在这个活动中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个新朋友玛尔维达·冯·梅森布格。玛尔维达50岁多岁,也是瓦格纳的崇拜者。7月,瓦格纳的《特立斯坦》在慕尼黑公演,尼采
语言学界对尼采的拒斥不一定就是坏事。现在尼采初次显示出他的特殊本能:善于将坏事向好的方面转化。本来他就感到自己窝在语言学这个小天地实在是太憋气了,正好趁此机会“打出三界去,不在五行中”。是的,1872年对尼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他要对今后发展方向作出抉择。专门的语言学他是不打算搞了。他虽然很喜爱音乐,拿瓦格纳的话来说,至今看不出有成功的迹象;虽然他现在还时不时作作曲,但那只是玩玩而已,不能当
又到了游泳季节。脱衣,下水,将身一跃碧波之中,乐不可言,特别是在这号称“火炉”之地。到了极热的时候,白天晚上温度一样高,电扇吹的是热风,人不停地出汗,摸着什么都是热烘烘的。唯一的避难所就是这水中。家里很长时间没有条件用空调,即使有空调,也不会有水中那种舒畅惬意。我爱水,但我第一次下水就差点淹死了。11岁那年,一天我在池塘边捞猪草——家里喂着猪,但没有粮食给它吃,甚至糠也很紧张——一位老师正在游泳,
到吴国黄武二年(公元二二三年)三月,魏军的威胁基本消除。四月,群臣劝孙权即皇帝位,孙权不同意。他的考虑是,虽然吴国已与魏破裂,不必再称臣和受其封号,但称帝这一举动势必会激起曹丕的强烈反应,魏国的进犯虽已被遏制,战祸犹未尽除;同时也会招至以正统自居的蜀国的不满──当时吴国同其通好、恢复结盟的工作还刚刚开始。此时称帝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孙权拒绝了,虽然成就帝王之业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欲速则不达”,他牢
孙权的一切努力都是避免两面作战。他达到了这个目的。先是孙权欲攻关羽时,就写信给曹操,以讨伐关羽自效。及夺取荆州后,曹操表他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承认他占有荆州的合法地位。孙权也派人给曹操进贡。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0年)春,曹操病亡,曹丕继丞相魏王位。这一年冬,曹丕称帝。孙权派使者称藩,并把魏国被俘大将于禁等送归。次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孙权把都城迁到武昌,准备蜀国来犯。七月刘备亲率大
按照尼采自己后来所说,在《悲剧的诞生》中有两个全新的观点,是属于他独创的、首先发现的。一个是说明了古希腊的酒神现象,并借此说明悲剧起源于音乐精神。另一个是说明了苏格拉底是希腊悲剧衰亡的根源,揭示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本质。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尼采构成了他的新世界观。无论是人生,还是艺术,在古希腊人那里,都有两种看似对立、实相联系的倾向:一种是日神精神,一种是酒神精神。日神精神在人生态度上是将人生当作一场梦
1870年7月,普法战争开始。作为巴塞尔大学教授的尼采,已经入了瑞士国籍,不再是普鲁士公民。按其身份,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这场战争跟他没有关系。况且这时他正同妹妹在卢森、曼德拉纳峡谷一带旅行,一边休养身体,一边写作。他正在紧张地构思自己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刚开始时,尼采是打算不问世事,在一个山间小舍住了下来,写下了书的纲要。但很快他就感到自己不能在这一事件中充当一个旁观者,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