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7年前,学生对我的一个采访;偶然翻来看了,觉得如果是现在,我要说的,大概还是这些话。——黄忠晶于2019-5-25)(2002年4月25日下午,我们在法政学院采访了黄忠晶教授。黄先生是研究哲学和社会学的专家,我们的提问主要涉及精神生活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期望在黄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社会研究的独具慧眼中得到启迪和教育。——记者苗中、张琪)(记者:您作为知识青年下过乡,那段时间的生活对您以
庄子对于他所理想的社会多有描绘。“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
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思想,是儒家的甚至法家的南面术,与庄子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有论者虽然也看到这一思想与《庄子》其它篇目的看法不一致,却解释为“庄子数十年的学术思想变迁”所至,“认定《庄子》的内圣外王之说是庄子本人的思想,是庄子最为成熟的学术见解。”(萧汉明: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我认为,即使庄子的思想有所变化发展,也决不会发展得从根本上变了样。至于认定这是
《庄子·应帝王》篇集中阐述了庄子无为不治的思想。他说:“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上古帝王中,有虞氏不如泰氏。有虞氏还拿仁义来邀买人心;虽然能得到人民的拥戴,终究没有逃出外物的羁绊。而泰氏睡觉时安安稳稳,醒来时迷迷糊糊,有时把自己当作马,有时把自己当作牛;他的认识可信,他
关于无为和有为,《庄子·在宥》中有一段话:“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庄子·天道》中也有一段话:“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
支离疏的支离其形的模样,我们都领教过了,庄子说,此“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支离其德”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德行上、精神上也把自己给弄残废了。具体来说,就是人云亦云,唯唯诺诺,不让人注意自己的存在,存在跟不存在没有什么区别,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等等,也就是顺世。如果一定要拿出世和入世来衡量庄子的处世态度,那么,说他随世也好,游世也好,顺世也好,他虽然既出世又入世,两者
孙权手下有个大臣叫吕范。他比较讲究穿着打扮,出门的车马也很排场。于是有人给孙权打小报告,说吕范与人比服饰,他穿的服装、戴的饰品就像君王一样。孙权说:“古时候管仲有无礼的行为,齐桓公十分宽大而容忍了他,这对齐国的霸业没有什么损害。现在吕范并没有管仲那样的过失,只是用的东西精致一些,坐的车船齐整一点,这正好壮我军容,对于我们国家的治理有什么损害呢?”告发的人就不敢再说什么。大将甘宁、朱恒,都有性情粗暴
孙权善于用人,在三国是很著名的。他一旦发现有突出才能的人,就加以重用,务使其才能尽量发挥。吴国的发展、兴盛与他用人得当有很大关系。周瑜有王佐之才,且久经战事,精通用兵韬略,于是孙权委他统领兵马指挥作战,取得赤壁大胜。鲁肃深知孙权志向,善于策划和实干,于是孙权同他谋划方略,委他联络刘备,赞助周瑜,在联刘抗曹中起了关键作用。吕蒙有勇有谋,能出奇计,具大将之才,孙权委他全权负责,兵不血刃而夺得荆州战略要
通观孙权一生,他是个明于决断的人。在许多重大关头,他都及时作出了正确的决断。吴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气候,与他是个明于决断之君分不开。但是,孙权也有昧于决断时,而且不只是在小事情上。至少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首先是公孙渊诈降。孙权不听群臣劝谏,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白白被公孙渊吞并一万人马和大批物资,大臣也被杀害。另一件是立嗣。孙权不顾众大臣反对,废掉太子孙和,并赐鲁王孙霸死,同时诛杀、流放大臣多
孙权在位多年,使吴国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他能够紧紧把握住各种重大机会。关羽北攻襄阳,江陵空虚,孙权趁机袭取荆州,占据了这个战略要地,使东吴进可攻,退可守,确保了腹地的安全。由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才最后形成。这对于孙权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孙权紧紧地抓住了它。这是主动的决断。还有在被动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它既是对挑战的应付,也是对机会的把握。孙权二十岁时,曹操要他送人质,他作出了拒
吴国在夷陵大获全胜,刘备败守白帝城。这时许多领将都要求乘胜追击,擒获刘备。孙权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朱然等认为,曹丕正在大量纠集军队,名义上是帮助吴国对付刘备,实际上内藏祸心。于是孙权决定立即撤军。没过多久,果然魏军分三路来犯。看起来,孙权部下的两种意见似乎都有道理。如果乘胜出击,蜀军此时实力大亏,抓住刘备是有可能的。擒贼先擒王,若刘备被俘,蜀国一举可下也。宜将剩勇追穷寇。如果继续追击,“螳螂捕蝉
既然世界上的一切在庄子看来都一样,他为什么还要提倡顺世,顺应社会的要求,混迹于社会,做一个与他人无异的人?有论者说,“庄子通过对‘心斋’、‘坐忘’、‘吾丧我’的描述,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了他的‘顺世’论实际是以顺世反抗社会;通过对是非、彼此、爱憎的否定,而表达了对现实价值观、是非观、道德观的否定。”(方铭:《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差别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3期)我认为,庄子的顺世思想还不
对于庄子处世的态度,论者通常的评价是消极的、出世的。有论者说:“庄子的社会思想是消极厌世的,主张无为而超脱。”(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p。103)也有论者认为这一看法过于简单,如蒋锡昌先生说:“胡适云,‘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其实庄子既非出世,亦非入世,只是随世而已。随世者,乃个人对于一切世事,毫无成见,毫无主张;既不赞成,又不反对;只是随随便
庄子为人处世的态度,似乎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完全的出神状态或所谓“坐忘”,完全逍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一个是完全的溶入社会,完全顺应社会的要求。庄子多处描述了这种出神和逍遥状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以下只注篇名)“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之谓至贵。”(《在宥》)这时
清乾隆三十三年,京城。虽说立秋已经过了大半个月,眼看离白露没几天,这天气反倒热得邪乎,让顺顺溜溜躲过三伏天的京城人空喜欢一场,领略到秋老虎的厉害。在没有防备的时候,这天气的酷热更让人难耐。不光是热,气温高,而且闷,跟蒸笼似的。不但白天骄阳似火,晚上也不落一丝儿风。早晚的气温几乎没有差别。炕上早就铺上竹席了,单看还舒服,躺上去竟是热的。拿着大蒲扇忽拉拉地猛摇,不但毫不见凉,反倒激起更多汗水。三更过后
(这是好友晓江读了我的《斯人独行》后,给我讲的大串联经历。——黄忠晶于2019-5-20)忠晶兄:《斯人独行》已拜读,原来你从来都是天马行空啊!我也去过北京,去的时间大概跟你差不多,大约是1966年10月底、11月初的样子。由于父亲的所谓“历史问题”,我不是红卫兵(那时红卫兵必须是红五类),本来是没有资格大串联的。班上有几个红卫兵考虑到我年龄最小,又是班干部,平时对他们不错,没有女孩子的娇气,而且
三国时期,吴国两次讨论丞相人选,群臣都推举张昭,而孙权两次都否决了他们的意见,先是任孙邵为相,孙邵死后,又任用顾雍为相。从后果看,孙权对他们的任用是得当的。特别是顾雍,其相才足可同诸葛亮相媲美,史有定评。他为相十九年,吴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功莫大焉。群臣推举张昭,是从论资排辈的角度考虑的。东吴在未设丞相前,张昭的地位相当于丞相。在他们看来,他任丞相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与其他的人作比较,他们就无
曹操在解决了袁氏父子后,旌麾南指,刘琮投降,刘备败逃。风闻刘备往投孙权,曹操的众谋士都认定孙权必杀刘备。孰知孙权不仅没有杀刘备,还联合他同心抗曹,在取得赤壁大胜后,应刘备之请,把荆州要地借给了他。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本来正在写字,惊吓得把笔掉落在地上。可见孙权的这一决断对他的打击之大。他可能预感到,其统一中国之梦将因这一事件而无法成为现实。孙权的这一决断是同周瑜的建议相反对的。周瑜建议趁刘备来访将他
孙权作为雄略之主,表现在他具有多谋善断的特点。多谋和善断是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完满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殊为不易。他名权字(仲)谋;权即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是决断的能力,谋即多思,富于策划。他的名字也反映了这个特点。孙权可以说是名符其实。从政者中有一种人,他们很会分析形势,考虑问题十分周全,善于策划,能提出种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他们缺乏应变、决断和实干的能力,不善于随时把握局势的变化,具体行动起来往往犹
孙权晚年在作重大决断时曾有失误,但有时头脑又很清楚。如步骘、朱然等诸大将各自上疏说蜀国背弃盟约与魏国勾结,并举了从蜀国回来的人报告的许多情况,最后说事情已经十分明显,不要再怀疑了,应该做好防蜀的准备。孙权仔细分析了他们的报告,将人心比己心,最后得出结论说,来人的话很不可信。他表示愿以自毁其家作担保,蜀国决不会同魏国勾结。后来的事实证明孙权的判断是正确的有时真理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这时这个掌握真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