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格上看,孙权是个很洒脱的人,对臣下比较随便。不像有的为帝王者总是板着面孔,一本正经,一脸威严,使人望而生畏,更不敢接近。他喜欢大会群臣宴饮。这是联络感情、活跃气氛的一种方式。有时对臣下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如把诸葛瑾比作驴子。他手下有个叫郑泉的,博学有奇志,而性嗜酒。孙权曾问他:“你喜欢在众人面前对我提意见,时有失礼不敬的行为举止,你难道不怕逆龙鳞吗?”郑泉答道:“臣下听人说,明君手下才有直臣,
一天下午,在北威尔士,我和太太开车回到住处,在家门口发现一位警官正等着我们,他骑跨在摩托车上,表情有些尴尬,但并不让人讨厌。他给了我们一张传票,要我们9月12日到治安法庭接受审讯,传票上列的罪名是煽动民众和平抵抗。我们去了伦敦,想听一听律师的意见,更主要的是想跟同事们商量一下。我并不想当一个殉道者,但我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被判入狱,就可能引起某种社会骚动。也许这样就可以让
朋友们,今天下午我讲话的主要目的,是为非暴力和平抵抗辩护,它是防止核战争的一种方法。许多人认为这种方法达不到目的,还有些人从道德原则上反对这种方法。他们也承认,在下述情况下,非暴力和平抵抗应该说是正当的:即当法律要求一个人去做他认为是邪恶的事情时,例如,他本着自己的良心而拒绝服兵役。而我们所说的非暴力抵抗之范围所及,又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非暴力和平抵抗是指,让人们知晓这个世界面临的种种危险,劝说他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举行这个招待会,是要引起你们、并通过你们引起世人对于一份声明的注意:这是8位跟核战争有密切关系的领域中最著名的科学家签名的一份声明,旨在说明核战争必然会带来危机,而避免核战争是绝对必要的。下面我宣读一下你们手中都有的关于这份声明的一个简短摘要:“所附的这份由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权威签署的声明,论述了核战争危机。它让我们明白,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这样的战争中获胜,而人类却实实在在地冒
我们到达上海时,刚开始没有人来接我们。本来我就有点怀疑对我的邀请也许是个恶作剧,因此在出发前我要中国人将旅行费先付给我。我想,大概没人会花费125英镑来开这样一个玩笑,但无人来接仍然让我莫名其妙。我担心自己会不会灰溜溜地回英国去,后来才搞清楚情况:邀请我们的朋友把船到达的时间弄错了。他们很快来到船上,把我们接到一家旅馆。在那里,我度过了有生以来最难受的三天。在上海时,我们会见了许多人,除了中国人,
有一个工人代表团要去俄国,并要我一起去。英国政府最后同意我去。在俄国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一场噩梦。我已经在报刊上把我认为是真实的东西说了出来,但并没有表达出当时心里那种极其恐惧的感受。在我们周围充满了残酷、贫穷、猜忌和迫害的气氛。我们的谈话经常被监听。半夜三更会听到枪声响起,这是那些唯心主义者在监狱遭到杀害。这里有一种虚假的平等,人人都称“同志”,当用这个词来称呼列宁和称呼一个普通公务人员时,其
有论者给予孟子仁政思想以极高的评价。如徐复观先生说:“孟子在政治上谈‘仁义’、谈‘王道’的具体内容,只是要把政治从以统治者为出发点,以统治者为归结点的方向,彻底扭转过来,使其成为一切为人民而政治。”“他不仅把当时统治者的利益从属于人民利益之下,由人民的利益来作一切政治措施得失的衡断,并且把儒家所强调的‘礼义’,也把它从属于人民现实生活之下,使礼义为人民的生活而存在,而不是使人民的生活为礼义而存在。
人的善有四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离娄上》)他还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
从《孟子》一书记载的情况看,孟子当时到诸侯各国宣扬他的仁义之道时,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跟随的人有数百名,他们是不从事体力劳动的,由所到国的国君供给他们吃喝等用度,以至于他的学生彭更问,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孟子的回答是,根本不过分,像他这样“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的人,获得这样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孟子·滕文公下》,以下只注篇名)实际上孟子将自己的这种活动看成一种职业,他说:
因此,从一开始,人性善的思想就包含着由于怎样认定人性而将人分成不同等级的思想。那些将“四心”看成人的本性、不断地保持和发展它们的人,是君子,是大人,是圣人;那些将人的感官感受看成人的本性而将“四心”抛掉的人,是庶民,是小人,是凡人。孟子对此有许多阐述。对于“四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由于对于“四心”求或舍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孟子人性皆善的思想,他实际上主张了一种人人平等的观念。如有学者说:“孟子言性善,而侧重于万人同具善端之说,所以他力主平等,而流为民本主义思想。”(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40)还有学者说:“孟子之说,平世之道也。人人有仁义礼智四端,即人人可以平等自立。”(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998年影印,p.89)类似的观点还有:“
孙权多次把自己的御盖赏赐给立有大功的臣下,并亲自为他们执马鞭。这是对有功之臣的最高奖赏。如陆逊为大都督对魏国曹休作战,大获全胜;回军至武昌时,孙权令左右以御盖加在陆逊头上,并亲自为他执鞭开路,出入殿门。又如他还把御盖赐给多有大功、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周泰,让他带着兵马、击鼓吹角出游以为荣耀。这不一定是君主对有功之臣必有的礼仪,他也完全可以不这样做。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孙权的个性特点,反映了他对君
孙权在对待公孙渊投降的事情上不听大臣张昭的劝谏,于是张昭便称病不朝。孙权很生气,就用土把他的门塞住。张昭也很生气,又用土在里面把门封死。后来公孙渊果然背盟,孙权上了大当。孙权多次向张昭表示歉意,请他出来,张昭坚持不出。孙权把外面塞的土去掉,呼喊张昭出来,张昭以病重为由还是不出来。孙权急了,就烧他的门逼他出来,张昭反而把窗户关得紧紧的。孙权又派人灭火,在门口守了很长时间,直到张昭的儿子一起把张昭扶出
大臣诸葛瑾脸长得像驴,孙权在宴会群臣时,叫人牵了一头驴进来,在驴脸上放了一根长签,上面写道“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号)大家都笑了起来。在众人面前开这样的玩笑,诸葛瑾不以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孙权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的随便和亲密无间。刘备进攻东吴时,形势吃紧。有人告发说,诸葛瑾派人与刘备勾结。孙权不信,说:“我和子瑜有过生死不变的誓言,他不会辜负我,正像我不会辜负他一样。我和他
人们评价三国时常有一句话:曹操占了天时,孙权占了地利,刘备占了人和。好像这是确凿不移的真理。其实这话是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评价不是那么中肯的。小说有明显的褒刘、贬曹、轻孙的倾向,它的叙述同历史的事实出入很大。还是大学者王夫之的话比较准确。他说,三国中,曹操有势力强大的优势,刘备有宗室正统的优势,而孙权则什么优势都没有,而能与他们匹敌,靠的是能用人。他还说,可惜吴国没有蜀汉的正统,魏国的强势,
孙权忍辱负重的功夫让史家称赞,《三国志》作者陈寿比之为勾践。但他也有大怒之下不能忍受的时候。如果这是关系到国家大事,就会造成失误,有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在立嗣问题上就是这样。他听说太子对他不孝,就有废其位之意,但并没有下定决心。鲁王与太子争位,大臣分为两党,他怕死后国家会因此分裂,想妥善处理,一时又没有妥当的办法。正当孙权沉吟未决之时,拥立太子派不断上奏力争。孙权处理了一、二人,或下狱诛,或流放远
我在1918年9月出狱,这时战争已经十分明显地即将结束。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星期,我同大家一样,曾把希望寄托于美国的威尔逊总统。战争结束得这样快,人们的情绪都来不及适应这一变化。11月11日早晨,我比其他人早几个小时得到停战的消息。我跑上街,遇到一个比利时士兵,告诉他这个消息。他说:“这太好了!”接着我走进一家卖香烟的商店,女老板给我拿烟时,我告诉她这个消息。她说:“我太高兴了,这下子我们可以把那些被
这一时期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紧张。1916年我写了一份传单,讲述了一件事情:一个出于良心而拒绝服兵役的人,被政府无视道德条款而抓进监狱。反对服兵役协会将传单散发了。传单上并没有写上我的姓名。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那些散发传单的人被抓进监狱。于是我写信给《泰晤士报》,说明我就是这份传单的作者:“最近反对服兵役协会印发了一份关于艾弗里特案件的传单,艾弗里特先生由于自己的良心而拒绝服兵役,被军事法
我的态度跟绝大多数英国人正好相反:在当前这样一个时刻,我以人道主义和文明的名义,抗议英国对德国的战争。一个月前,整个欧洲还处于一种和平氛围之中,各个国家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那样友好相处。那时,如果一个人英国人杀死一个德国人,他会被处以绞刑。而现在,一个英国人杀死一个德国人,或者一个德国人杀死一个英国人,就都成了爱国的英雄。我们迫不及待地在报纸上寻觅那些屠杀的信息,当看到年轻的英国军人服从战令而倒在机
这一段时间,我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围绕5月18日我九十岁生日的那些事情。应该承认,对于这次生日的庆祝活动我是热切期待的,因为活动筹办者预先对我说了它们的内容,虽然没有谈及为成功举办这些活动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只是到后来我才知道乐团和音乐厅老板让活动遭受很大阻力,而指挥、管弦乐队和独奏者却是十分善意和慷慨大方的。后来我才慢慢知晓,为了让我高兴,朋友们殚思竭虑,想尽一切办法来筹备这件事,甚至不惜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