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使者赵咨到魏国,魏文帝曹丕嘲笑地问道:“吴王也懂得点学问吗?”──在他看来,孙权虽然是有实力的一方之主,并没有什么知识学问。赵咨的回答是:“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使贤任能,志存经略,一旦有了空闲,就博览书传历史,从中汲取精华,而不是学那些书生,不过寻章摘句罢了。”曹丕的嘲笑是没来由的。而赵咨的回答有他的道理。曹丕是个颇有名气的诗人和文论家,他所说的学问,也正是赵咨所不屑的“寻章摘句”学。评诗
从史书上看,孙权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不但自己好学,还劝他的部下学习。他曾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现在都掌权管事了,应该读书学习获取教益。”吕蒙回答说:“我现在军务太多,恐怕没有时间再去读书。”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治经当博士吗?只不过是要你广泛涉猎一下,对历史有所了解。你说事务繁多,总没有我的事情多吧?”他接着说,他小的时候把《诗经》、《尚书》、《左传》、《国语》都读遍了,只是没有读《易》。自从接任
我认为,通奸不应该作为离婚的一个理由。一个人除非受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特别严格,他一生中总有可能偶尔产生通奸的强烈冲动。但这一冲动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婚姻就无效了。也许这时夫妻之间仍然有着强烈的感情,并希望婚姻能够长久。例如,一个男子要离家数月去做事,如果他身体很好,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不管他是怎样爱自己的妻子,都很难做到节制性欲。如果他的妻子也不完全信奉传统性道德那一套,在这段时间也可能做出同样的事来
从理性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小孩,婚姻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个没有生育的婚姻应该是比较好解除的,这是因为,只是有了子女,对于社会来说性关系才是重要的,才应该被法律承认为合法。欧洲大战以来,在美、英、德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许多出身正派人家的女性已经感到不应该再去保持什么“贞操”,而年轻男性也较少去嫖娼,而是跟这些“良家妇女”发生性关系,如果有足够的财力,他们还会跟这样的女性结婚。这
我们面对社会现实,反躬自省:保证我们婚姻幸福的东西是什么?造成婚姻不幸的又是什么?这时我们会发现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一个人越是处于文明状态,就越不能维持同一个伴侣的婚姻幸福。爱尔兰农夫的婚姻到现在还是由父母做主,而那些了解他们情况的人说,这些夫妻的婚姻生活大都是快乐而忠贞的。一般来说,在一个社会里,人们的差别越小,他们的婚姻也就越稳定。如果一个男子跟另一个男子差别并不大,一个女子跟另一个女子也相差
现在我要讨论的话题是有关淫秽文字的,这个话题应该是极富挑战性的,我的观点恐怕很难获得读者的赞同。同美国一样,英国法律规定,对于那些被认定是淫秽的文字,法官可以下令销毁,并可对该文字作者和出版商作出处罚。英国这方面的法律是1851年通过的凯波尔法。该法的条文是:“如果有人告发在某处放有淫秽书刊等物品,其目的在于出售或散发,并且可以证明有一册以上(含一册)在此处出售或散发,法官认定此种书刊含有淫秽内容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即使没有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影响,也要求男女僧侣保守童贞。犹太教的某些教派将所有性交都看成是肮脏的行为。甚至有些敌视基督教的古代社会也流行这种观念。在罗马帝国,禁欲主义成为一种潮流。晚期希腊和罗马时代,享乐主义思潮式微,而苦修主义则盛行。基督教后期的圣经里有不少内容是要求女性跟僧侣一样禁欲,这跟古老的旧约里关于妇女生育的内容大相径庭。新柏拉图学派跟基督教一样强调禁欲主义。当“物欲是
普卢对月亮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孤独的孩子,没有小伙伴,寂寞啊!静静的夜,他感到黑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时,窗外一轮皎月在召唤着他。小普卢信步走出屋子,来到花园。看着月亮,他什么都不怕了。他看着月亮,觉得它在同他对话,在默默无语中述说着一切。于是小普卢也对月亮说起话来。他诉说自己的苦恼、欢乐、做戏、羞耻、自大、……他不怕它笑话,毫无保留,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普卢看着月亮,它那明暗起伏之处,恍惚中成
普卢虽然不合群,喜欢同孩子们相处的天性并没有完全泯灭,特别是对小女孩,“异性相吸”,在有机会的时候,他常常试图接近她们。1910年,在瑞士,普卢同全家在湖滨度假。一天,大人们都出去了,留下他和小姑娘玛亚在房间里。他们看着窗外那碧波荡漾的湖水,发了一会儿呆,感到无聊。于是普卢提议玩“医生看病”的游戏。小姑娘欣然同意。他拿出一个灌肠用的注射器,不带针头,平时他常拿这东西玩。他是医生,玛亚是病人。“病人
查尔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他确实也混得不错:发明了直接教学法,桃李满天下,写的德语教科书很受欢迎,还获了奖。他觉得自己的外孙也应该是一个天才。感情遮敝了老人的眼睛。无论普卢在纸上划些什么,他都伸出大拇指说:“好!不错!神了!”久而久之,普卢也以为自己真正是一个天才,一个神童。这一老一小陶醉在他俩编织的虚幻的梦中,醺醺然。普卢渐渐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龄,查尔再不能把他关在家里,于是送他去蒙田公立学校读
一直到10岁,普卢都是孤寂地生活在一个老人和两个女人之中,很少在户外活动,也几乎没有小玩伴。孩子的天性仍是好动的,在屋里呆长了,他总要这里那里搜寻一番。很自然的,普卢把目光转向外祖父的书房。查尔的藏书十分丰富,在普卢眼里就是一个大玩具库。他觉得很好玩,抓住那像大砖头的书本就有一种占有事物的快感。他翻开书,看里面的文字和图画。黑黑点点的字母似一个个小蝌蚪在游动,图画展示着世界。安娜─玛丽看到普卢对书
1905年6月21日,一个男孩在巴黎诞生。没等睁开眼睛,他就大声啼哭起来,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健康。跟别的孩子不同,他的哭声还具有另一种意义:家门不幸。他的父亲正在病中,拖到他1岁3个月时,饱受发烧和肠炎的煎熬,一命呜呼,撒手归西。40年后,这个孩子开始名扬天下,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叫让─保尔·萨特。而年轻母亲安娜─玛丽则亲昵地唤他为“普卢”。小普卢仿佛要同父亲唱对台戏,也让自己同
【从今天起,我把《第三性——萨特与波伏瓦》一书放到网站上连载发表,与文友分享。该书1998年初版(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再版(青岛出版社)——黄忠晶于2019-6-27】作者题记:人类天然的性是第一性;历史对女人的歧视是第二性;超越这两者,萨特和波伏瓦以其一生经历和追求,在20世纪创造了崭新的男女关系──第三性。此书献给真心相爱的人们!序曲不久前,一位友人寄来一张照片。他在欧洲呆了一段时间。
(三)书中的结局颇耐人寻味。我们看一部小说,特别是一个爱情故事,总希望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希望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场面。《法国中尉的女人》未能给我们这种满足。书中写了三个结局:查尔斯娶欧内丝蒂娜为妻而终生不再与莎拉来往;查尔斯解除同欧内丝蒂娜的婚约后经过一些波折同莎拉结合;查尔斯解除同欧内丝蒂娜的婚约后未能同莎拉结合。后两种结局是因莎拉的态度不同造成的。作者告诫读者,不要以为第三种结局是不合乎情
(二)在那次高地会见之后,莎拉被解雇,两次写信约查尔斯见面。查尔斯知道这是要紧的关头,很可能就此“走火入魔”,于是就去找葛罗根医生,请他帮忙拿主意。请别人帮忙拿主意,往往是自我欺骗的表现形式。这一开始就是一种逃避,避免作出决定,实际上又不能不作出决定。查尔斯去找葛罗根,就是处于这种心理状态。到底去不去见莎拉,他必须作出决定,但又怕作出决定,于是他要别人代替他作出决定。但是,一个人面临重大人生选择关
一个绅士查尔斯。一个淑女欧内丝蒂娜。一个“法国中尉的女人”莎拉。不错,这里有一个三角恋爱,但读者幸勿以常情度之。如果这只是一个“三角”故事,一本言情小说,我们又何须把过多的注意力加于其上?奥瑟罗、苔丝德蒙娜、伊阿古;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罗亭、娜达丽亚、伏珍采夫;张生、崔莺莺;史涓生、子君;……都是这样。道德,如果不以某一时代、某一社会人的生存状况为依托,不以整个人类的生存状况为依托,就会失了聪
多亏了海明威,使我们知道菲兹杰拉德常遭人非议的酗酒是怎么回事,他同妻子的关系、他的爱情生活是怎么回事(见海明威回忆录:《流动的圣节》)。菲兹杰拉德就是盖茨比。这并不是说,《大人物盖茨比》是自传小说;盖茨比显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是说,在盖茨比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作者把自己对于生活、爱情的感受寄托在盖茨比身上。了解一下作者本人的生活情况,可以加深我们对小说的认识。菲兹杰拉德跟盖茨比又有不同。盖茨比终
我们发现盖茨比对于黛西的爱似乎是超性欲的。盖茨比欲言又止、转弯抹角地跟乔丹谈到黛西,乔丹自以为是地建议他们在纽约幽会一次——正像汤姆跟他的情妇常常做的那样——盖茨比却急得发了疯似地说:“我可不想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我只不过想在尼克那儿见见她。”盖茨比同黛西重逢时,在他眼里,黛西与其说是一个现实的有着性感的女人,不如说是想象的化身,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不可亵渎的神灵。为了她,他五年来未及女色。就他已
《大人物盖茨比》内容简述:青年军官盖茨比偶然幽会一个叫黛西的姑娘,原以为只是玩玩,不料却当了真。他准备奋斗一番,出人头地,取得同黛西结合的资格。但黛西没有等他,与一豪富汤姆结了婚。与黛西分手五年后盖茨比也成巨富。他在同黛西住所相对的海湾这边买了一座豪华的别墅(这花了他整整三年积攒下来的钱),每日里大宴宾客,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欢迎,希望这种热闹场面会使黛西有所闻而来同他见面。黛西得知盖茨比就在对面
孙权在位时自己注意生活简朴,尽量做到不劳烦百姓,不扰民。但作为一国君主,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让各级官吏都做到不扰民、不害民、不劳烦百姓,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对于侵农扰民的不良官吏,孙权是坚决打击的。他下诏书说:“近来百姓纳税和服役太多,连年有水、旱灾,收成减少,而有些不良官吏侵占农时,使人民挨饿受穷。从现在起,督军和郡守都要认真追查官吏的非法行为,对于那些正当农时以徭役侵扰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