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他的社会思想也是依据道的原则展开的。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以下只注章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自然,并非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界,否则在道之上就有一个更高的东西即自然了。老子没有这样的意思。其实这里地和天倒有我们现在说的自然或自然界的意思。自然应作“自己这样”解;“自”是自己,“然”是如此。人效法地,地效法
孙权在夷陵大败刘备,此后又数次击退了魏国的来犯,并与之断绝了外交关系。外患基本消除。此前曹丕、刘备先后称帝。于是群臣上奏孙权,请他即皇帝位。但他推辞了。他的推辞不是谦让,是真的拒绝。这一推迟就是六年。孙权的这个举动很有点意思,值得我们回味一下。孙权从年轻时就立定志向,要纵横天下,建立帝王之业。待到真的可以称帝时,他又似乎不怎么在意皇帝的位子,不急于登基。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恐怕这是迫不及待的事情,如
孙权对待财物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有时特别大方,有时特别节省。他被魏国封为吴王之后,曹丕趁机索要大量奇珍异玩,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孔雀等。孙权的臣下都认为曹丕的要求于礼不合,不应该给。但孙权说,给,要多少给多少。孙权对于将士的奖赏也特别大方:如吕蒙夺荆州立下大功,孙权赐他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坚辞不受,孙权不许。而孙权对于自己可以说是够节省的了。他当皇帝十八年,未在都城建宫殿,住的
人立志向不难,难在终其一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志向追求,特别是在遭遇到逆境时。孙权在其政治生涯中有几次几乎陷入绝境。如在他夺荆州杀关羽后这一时期:刘备大举进攻;他虽然向曹丕称臣以避免两方受敌,但曹丕并不放心,逼着他送儿子作人质;送了就完全受制于魏,失去了独立性,但不送魏军就要来犯;他还是要两面受敌,同时吴国内部山越又在作乱。在这一危急关头,孙权的日子很不好过。在采用一切可能的外交手腕来赢
尼采独自一人在拉帕洛过圣诞节,在经历了痛苦、羞辱、懊悔、愤怒和自责种种复杂情绪的折磨之后,尼采需要摆脱这一切。而能够帮助他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沉浸于纯精神世界的漫游之中。这时他又开始体验到前一年夏天在西尔斯─玛丽亚出现过的那种激情,一种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汹涌而起。这种状态下,尼采诞生了他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他后来在自传中回忆这一情景说:“这年冬天,我是在静谧的拉帕洛海湾度过的。当时我的健康不是处于最
1883年2月,保罗·雷来到热那亚看望尼采。这弥补了去年夏天尼采由于处于紧张思考之中对他来访的拒绝。两个朋友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现在保罗·雷已经取代了洛德的位置成为他思想上最好的朋友。尼采带保罗·雷到他经常散步的地方转悠。他把自己躺在上面休息和构思作品的那块大岩石指给朋友看,用带着玩笑的口气说:“一千年后,人们会在这儿树立起一座《曙光》作者的纪念塑像!”保罗·雷给尼采带来一部打字机。尼采很高兴,
在三国中,吴国比魏国弱小得多。论者多以此轻视孙权,认为不过是一偏安之君而已。王夫之却说,如果孙权也有具有类似曹操或刘备的某种优势(势力强大或刘姓正统),以他的能耐,就不仅仅是三足鼎立的问题,这统一天下的恐怕就是吴国了。按照这个思路,孙权是比曹、刘更能称为英雄的人。虽然吴国的力量要比曹操的魏国弱小得多,而且最后被承绪魏国的司马氏所灭。我很赞同这种看法。应该不以成败论英雄。何况孙权还不能说是一个失败者
一个人的志向立得越大,他的人生道路就越艰难,需要他付出的勇气也就越大。当年曹操乘胜袁绍父子之余威,南下荆州,刘琮束手就降,刘备败走。孙权群臣除一、二人外,皆劝孙权投降。此时要学刘琮投降易,要抗击曹操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孙权选择了困难的路。因为他志在纵横天下,宁可失败后一无所有,甚至性命不保,也不愿意违背初衷降曹苟活──虽然还可能被封万户侯。孙权一生中像这样面临重大选择的情况还有好几次。如是否夺
纵观孙权的一生,似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强出头。按明清学者王夫之所说,孙权既无曹操势力强大的优势,又无刘备为汉室正统的优势,纯粹是靠自身的能量在拚搏,因此他能取得与曹、刘三足鼎立的地位殊为不易,是他强出头的结果。孙权直至晚年,终其一生,明知曹魏的力量比他强大得多,仍然随时寻机与之对抗和争斗。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还有一个诸葛亮,其心态颇似孙权,他说,“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此言遂成表达那些“强出头
待到出版商寄来新出的《曙光》,已经到了一年最炎热的7月。尼采在威尼斯呆不住了,他又开始寻觅一个比较凉爽的地方,以避开酷热的侵害。他来到恩加丁山谷,在漫游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小镇西尔斯-玛丽亚。尼采一眼就看中了它,认为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山谷之地。尼采写信给加斯特,让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悦:“今年我得到了两个同我密不可分的东西:这就是您的音乐和这个地方。我把这看作是一种恩赐。这里不是瑞士,不是雷科阿罗,而是大不
80年代第一春,正像复苏的万物一样,尼采并没有真正死去;病情在慢慢缓解,天气也渐渐变暖。他又一点一点地活过来了。好朋友保罗·雷来看望他,为他朗读,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生之欲望。到了2月中旬,尼采惊喜地发现,自己又可以下床走动,到户外活动了。于是他立即出发,在加尔达湖边的拉佛住了一个月左右。3月13日到达威尼斯,这时他的健康和情绪已经明显好转。至此,尼采一生中最严重的死亡危机告一结束,这是真正的复活。尼
1878年6月,妹妹离开尼采回瑙姆堡去了,尼采迁居到巴塞尔城郊,每天步行去大学上课。7月,奥弗贝克搬来与尼采同住,照料他的饮食起居。为了恢复身体健康,尼采为自己制订了一个长期生活计划,控制饮食,坚持散步。到了8月,他又到乡村疗养了一段时间。9月下旬尼采回到瑙姆堡时身体已经十分衰弱,他在家里休养3星期。10月回到巴塞尔。现在他还必须在大学讲课。本来同玛尔维达商议的结果,他应该在这之前就向学校提出退职
待到瓦格纳离开离开索伦特,尼采他们几个才算是过上正常的有规律的生活,这是以自由研究和讨论为目的的生活。他们的日程安排是这样的:上午各人独自工作,午饭后在一起散步和交谈,将近黄昏时又是独自工作。晚饭后在一起阅读和讨论某一部作品。由于尼采和玛尔维达的眼睛都是高度近视,而布伦纳又有肺病,朗读工作往往由保罗·雷担当。就这样,他们在一起读了布克哈特关于希腊文化的演讲和其它历史作品。在朗读中,常有人打断这个过
杨子思想的意义就在于,这是对以家族制为基础的社会体制的一次反叛,孟子骂他“无君”,并不是冤枉他,而是道出了杨子思想的实质。至于有这种思想的人是不是“禽兽”(孟子语),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韩非子在议论了杨子的观点和作为后,指责那些礼遇这样的人的君主说:“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韩非子·显学》)的确,依照杨子的
不少论者(如冯友兰)将杨子归之于道家,认为他的思想与老子、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此说能否成立尚待进一步求证。在一些重大的社会思想方面,他们之间的异同则不妨先弄清楚。有论者如胡适说,杨子的学说来自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为腹不为目”、“甘其食,美其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p。127)我认为,这里杨子和老子有一个根本的区别:老子说的是治国者对待百姓应取的态度,而杨
(这是母亲十五年前回忆她的母亲即我的外祖母的文章。今天是母亲节,谨以此文纪念两年前去世的母亲和五十年前去世的外祖母。——黄忠晶于2019-5-12)忆慈母母亲离开我已经三十多年了,我觉得她仍然活着,没有亡故,只是去走亲戚了。我常常做这样的梦:我到处去找母亲,找啊找,最后终于找到她了;我把她接回家,别提有多高兴了。一觉醒来,才知道是梦,顿时一阵心酸和难受。每当醒来不能入睡的时候(往往是凌晨三、四点)
在探究杨朱的思想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杨朱学说的核心或重点是一种治国之道。如有论者说:“‘为我’之说是要统治者以贵生爱身的态度来治理天下,认为这才是消弭时乱的根本措施。贵生是其学说的基础,而如何治理天下才是其学说的重心所在。”(于霞:杨朱“为我”思想新探,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我认为这一观点是缺乏根据的。前面我们已经作了分析,杨朱是代表当时被统治的中下层民众说话,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说话。
在分析、评论杨朱思想时,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杨朱具有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如有论者说:“杨朱学派认为,人生在世,就是要追求生理欲望的满足”,是“主张只图自身一时逸乐的个人享乐主义”,“处世态度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享乐主义”。(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p。122-123)持类似观点的论者说:“在杨朱那里,只有主体自身利益、欲望和需求的充分满足,才是现实的和至上的,其中
孟子批判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无君,是禽兽也。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孟子·滕文公下》)从杨子的作为看,孟子对他的批判似乎并没有委屈他,尽管“禽兽”的说法近乎谩骂。按照韩非子所说,像杨子这样的人“义不人危城,不处军旅”。(《韩非子·显学》)也就是说,他拒绝上战场打仗,其目的当然是为了保住自己这条命。谁有权力命令他上战场打仗,当然是国君。拒绝应征入伍打仗,当然不把国君当回事,所以是“无君”
先秦思想家引证杨子思想最有名的一段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韩非子》也有类似的话:“今有人于此,……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显学》)在《列子·杨朱》中也有一段涉及“拔毛”的对话:“禽子问杨朱:去子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孟孙阳说: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